85.起兵(2 / 2)

拍了拍張喜的肩膀,命張喜跟著自己,趕到張府內左庫門前。庫門已經打開,剛剛老侍女取來了張雪溪的盔甲,現在張巡要把自己父親、祖父、乃至於高祖父的旗幟、大纛、車鼓和兵仗全部取出來。

對架閣熟悉不過的張母連忙上前,打開一方裝庥精美的匣盒,緩緩展開,一麵“帥”字牙旗出現在眾人眼前。

這是當年先宰相·太傅文靖公張諱守總督兵馬,鎮守西川時所使用的牙旗大纛,由先帝臣構禦賜,傳到如今,已有百年。張氏累代卿相,凡有出陣,並用此纛。

此後是五色捧日方旗和“張”字大旗,全是曆代先祖父慣用之物。如今一一翻找出來,全因主人愛護,燦然如新。

好旌旗!

一麵感歎著自己父祖的榮耀,張巡一麵陪同張母,將這些旗幟統統整掛起來。架閣庫內,就有長梢大棒,紅旌黃絛,綁係起來,獵獵飛揚。

未幾,數麵大旗皆已架立。兩名仆役又將車鼓從架閣內搬運出來,輕輕拭去上麵的灰塵,銅釘顯露出昂昂的糾鬥殺氣。

牛皮上竟然有斑駁的血跡,顯露出他曾經經曆過的崢嶸歲月。現在這些父祖的遺物,又傳到了張巡的手中,或許將再次飽飲韃虜的氣血。

如此大的動作,自然不可能悄無聲息,不論是已經安歇的張家眾人,還是暫時團營在宅外的潤州吏民,都察覺到了張巡的動作。

這會兒快馬去請馬雍的伴當也跑了回了,表示馬雍早有此心,專等郎君號令。請張巡在常州稍待,他整隊之後,立刻馳來。

有他一標人馬,張巡心中大安。城內韃虜不過數百騎,我也有數百強弩手,再帶上數千保甲弓手,勝負之數五五開。

拆除了內庫到大門口的所有門檻,車架同大鼓,被四五名伴當一路拉到了張家的大門口。此時已經有人點燃了篝火,映照著張家門口的三塊牌匾,熠熠生輝。

廣開五間大門,中懸“敕造魏國公府”,左懸“進士及第”,右懸“五代公侯”。趙宋官家對張氏,真是恩榮殊遇已極。

張巡策馬,自門內一躍而出。已經躍上車架的張喜,左右雙手均持大鼓響槌,“噔”的一聲,回聲如同綿雷。

再回頭看,張母他們一幫婦孺均站在門邊,向張巡欠身行禮,為張巡送行。張巡也不再遲疑什麼,回身遙遙向張母低頭拱手。行禮一畢,張巡馬仗一揮,胯下白馬躍蹄快奔。

原本已經恢複了平靜的張母越眾而出,並不呼喊張巡的名字,隻是不斷地向張巡招手。仿佛想要把張巡英武的身姿,再看的更仔細一些。可惜的是,天色已黑,張巡馬快,未及須臾,人影便消息不見。

“噔咚噔咚噔咚噔咚……”

隆隆鼓聲不絕,震的天上地下的暗,都被破開了幾分。以張巡為首,初九挺立在牙車上,持牙旗大纛。張喜稍後,架鼓於後車,車速雖快,鼓聲更捷。方今起兵之初,一人單騎,尾隨的不過二車而已。

宋·鹹淳十年五月十九日,子時,張巡策馬奔向常州城,睢陽郡的傳奇再次拉開了序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