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今晚的演唱可是有了音樂伴奏的。
錄製新歌的同時,往往會有同一曲的單純伴奏會分軌出來。
尤其是對一名專業歌手而言,轉為數碼的伴奏音樂是到了哪裡都會隨身攜帶的。
這首歌以平白的文字續寫深情傷感,歌詞以男生的視角對女生傾訴:既然不再愛了,就要坦蕩的表達。
他的唱腔沒有延續《朋友》裡呈現出來的刻意模仿的嗓音,而是用另一種聲音在詮釋這一首走悲傷情歌路線的新歌。
此時的唱法對內心感受的細節處理更豐富、更有層次感,當然也帶給人不一樣的新嗓音運用。
拋開這首歌的品質如何不提,單是這麼迥然不同的嗓音展示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賣點。
因為一個人很難擁有兩種不同的聲音,而且是跟有針對性的模仿嚴格區分開來的。
再加上這首歌的故事性極強,當歌曲開始,把每一句歌詞拆開看,就是一個個故事閃過麵前。
尤其是歌詞部分,句句戳痛心最柔軟的地方。
聽到了一首新歌,就想到了很多過去的事情,這就是一首好歌的共鳴效應。
不僅是方源在演唱過程中淚濕了雙眼,更多的聽眾同樣久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這一點雖然在之後的彈幕上體現出來的,但字裡行間的或真情流露,或大罵感情的不靠譜,都在顯示著絕大部分人的心裡不平靜。
這也完全可以理解。
本來嘛,隨著一段感情的開始或者逝去,好久才決定放下防備,全心交付,才發現隻不過是看了一場很愛我的表演。
如今方源把感情中的這種假裝看不見在表演,學會假裝入戲的真實經曆,通過歌曲的演繹都唱了出來。
人們在感同心受的同時,會發現現在的歌對於感情控訴感明顯減弱好多,進而再轉化成對方源的喜歡,就屬於水到渠成了。
於是等一首歌結束,彈幕上不僅有眾多的感慨或吐槽,還存在著無計其數的狂喊大愛方源的聲音。
後來,這種呈現方式開始密集,開始燎原,大有一發而不可收的趨勢。
方源在此刻又開口說話了。
“情感經曆不應隻體會到快樂與傷痛,而是成長。我們不應該讓情緒化的誘因牽著自己的鼻子走,要相信,每個在我們的生命中出現的,都有他存在的意義。”
“青春的感情也是勵誌的,這是一種成長,儘情體悟成長的感覺吧,即使裡麵充斥著不完美,還有無能為力!”
“一首朋友獻給大家,提醒你也提醒我,人生經曆裡不隻有霧霾和壓抑,還有來自朋友們的潛移默化!”
其實不用他吩咐,等到這首歌的音樂一響起,人們的心情就會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儘管才出現了兩天,這首歌的旋律卻已經成為人們熟悉的調調。
他不會知道有沒有觀眾在隨著自己的歌聲共和,但從暴漲的在線觀眾的數據上來看,顯然大家對它的認同感是普遍的。
整首歌不僅他自己唱得儘興,也能猜得到大家夥也肯定是心情愉悅的。
不然為什麼在結束之後,會有滿屏的彩虹屁飛起!??<strong>作者寄語:?</strong>39288182。。
三月的救贖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