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彤跟鐘美鈿,在二十幾分鐘的船上功夫,居然就好到可以手牽手了,女人交朋友的方式,還真是令男人們看不太懂。
不過兩撥人很快就分開了,島上的大姓人家大都是原住民,因而家裡的房子都建在島上的更深處,而且是集中在南邊。
唯有像方家這樣的外來戶或者分家出來單過的,才能在靠海的位置找到蓋房的地基。
什麼海景房,那都是城裡人的由頭,也隻有港口區的居民區才敢把房建在靠近海的位置。
真正的海島四麵臨海,是颶風海潮的最直接光顧之地,可沒有你想象中的早晨一起來,推開窗就是麵朝大海的春暖花開。
那都是扯!
臨海區域,哪怕都是都南向海位置,四季潮濕不說,冬天的時候海風會很大,哪一個臨海的人家裡不是有風濕病或關節炎,狗屁的居者審美愉悅感。
而且海邊地區空氣濕度較大,容易導致家居用品發黴、生鏽等問題。
此外,鹽分侵蝕還可能對建築物造成損害。
受到台風、海嘯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時,關節疼痛症狀患者還會第一個預先感知到,或許這才是居住在海邊地區的獨特優勢。
這邊的生活,彆的沒有,隻有海鮮,很多人都會羨慕,但是島民們其實也很無奈。
的確,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那邊的人吃海鮮非常方便,魚類,貝殼類,海螺之類的,真的是應有儘有。。
就拿方源來說,很多種類他到現在還不知道用普通話怎麼說,書上也沒有類似介紹。
不過拋去海鮮,那真的是很可憐了!
現在還好,在他小時候,過年吃一回白斬雞,那真的是非常奢侈。
肉類價格非常高,所以家裡很少買肉,雞肉更是過年時候吃一頓。
蔬菜的話,像西葫蘆啊,西蘭花之類,他也是後來出島才看到的。
還有水果,價格不用說,還高的離譜,而且質量也不咋地。
方家的房子距離碼頭很近,轉過一道山梁就能望得見。
隔著老遠,方源就望見了站在屋頂翻曬海貨的老爸方廣銀。
目前這座島上留守的人大都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年輕的不是外出務工就是上學。
中年男人很多都是漁民,平常出海,休息的時候就聚在一塊打牌。
方廣銀卻不喜歡這些,閒暇時候不是蹲在菜地裡伺候數量極其有限的莊稼菜地,就是爬到平頂的房上,翻弄那些晾曬的海貨。
到了晚上,老兩口甚至為了省電連電視都不開,就靠著客廳裡的唯一亮著的節能燈,一年四季地串那種能在縣裡換點小錢的小海螺手串或者項鏈。
方源本想著悄摸的進院子,怎料剛好趕在方廣銀轉身下來,看到了唯一的兒子回家了,站在梯子上就在放聲大叫。
“哪呢哪呢!”藍秀敏頂著一頭肥皂沫子就衝出了家門,但在看到楊雨彤後,趕緊地又跑回去了。
看到此時情形,方源居然鼻頭一酸,眼裡就有了淚意。
儘管他是兩副靈魂的結合體,但這副身體是原主的,血液裡的那股子親情感隻會越來越深刻,而不會有所淡化。
楊雨彤卻是緊張到鼻頭都在冒汗,儘管如此,她還是理解方源的感受,本已不好意思撒開的手,又緊緊握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