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憂傷的詞語,代表著過儘千帆的遼遠,藍天白雲都看淡。
款款如許的情書,少年目光能注視多久?
歌詞寫得太好了,編曲也是出乎意料的溫情美妙,雖略帶點小憂傷,但共鳴感一如既往地深刻而執著。
哪怕已過了寫情書年紀的聽眾,聽著這麼一首好聽的歌,也會為那無數次湧上心頭的甜蜜和憂愁。
還有那無數個夜晚和長街,那些路燈下一去不回的告彆。
歌聲裡有每個女孩子的灰姑娘之夢,每個男孩子的女神容顏。
於是,聽著它,閒坐、初次、注視、楚楚......隨著心裡一切美麗的字眼的出現,久未、渴望或正在發生的愛情情緒開始發芽。
每一次聽到它,都會自行腦補一個初戀的少年,手攥一封剛剛寫好的情書,字斟句酌,筆跡稚嫩。
而後,在某個午後的課間,他把情書悄悄放在心愛女生的書桌上。
從後門悄悄溜走前,還不忘瞟兩眼那張書桌,生怕情書被風吹走。
“我要你打開你掛在夏日的窗,我要你牽我的手在午後徜徉,我要你注視我注視你的目光,然後默默告訴我初戀多憂傷......”
方源用他特有的慵懶聲線,柔和中帶著些許顆粒感,加上木吉他輕鬆的伴奏和恰到好處的鋼琴和弦。
少年的憂鬱和青澀便一點點融入歌中,讓人入耳難忘。
青春裡,年華爛漫,在某個出生並成長的偌大城市或者鄉村,經曆過刻骨銘心的初戀畫麵感,占據了每一位聽眾的心間。
一封小小的情書,一條長長的街道,一把舊舊的吉他,在每個人的心裡勾畫出少年最純粹乾淨的樣子。
整首歌的基調裡,沒有民謠慣用的沙啞嘶吼,也沒有世事滄桑的悲春傷秋。
方源將全部的情緒完全地投入了此時年輕的時代裡,化身為那個少年,去展現或者重現了每個人遺落在心底的美好記憶。
“我像每個戀愛的孩子一樣,在大街上琴弦上寂寞成長。”
歌唱到最後,空氣裡仿佛滿是青草和落葉淡淡的芳香,把心裡的那份久違的青澀感染到網絡上所有正在聽歌的人。
方源今天使用的嗓音,其實在之前唱那首《同桌的你》時,已經被人所熟悉了。
這樣的嗓音裡沒有一點炫技,有的隻是溫暖的聲音,能住進你的內心裡麵,讓你會得到共鳴的感覺。
這種溫暖感來自坦白式的傾訴,沒有咆哮,沒有抱怨,沒有憤怒,卻一點也不平庸。
不論唱多麼心碎的歌,都讓人感到了溫柔淡定。
歌曲旋律簡潔質樸,歌詞深情細膩,觸動人心,其影響會很深遠,還具有跨越時代界限的品質,進而成為無數人的共同記憶。
聆聽著這首歌,那些沉在心底的種種總會突然湧上心頭。
模糊了的麵孔開始清晰,陌生了的聲音漸漸熟悉。
於是,人們的青春記憶便在歌聲中被喚醒。
但今天它帶給楊雨彤的卻是滿滿地戀愛醉意,她能感受到方源對雙向奔赴的愛情的美好期待,還有娓娓道來的對她的深深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