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拯救了劇組之後(1 / 2)

要不怎麼說,港產片的劇組各個環節都是最專業的呢。

這裡的拍片規矩和特點就是搶時間,不然的話,類似的鏡頭若是好萊塢要拍的話,是一定會分成幾個段落分彆拍攝的。

港島的拍攝方式更專業就體現在了在這裡,對於這種關鍵時候的時機把握實在太精準了。

方源隻覺得自己都能感覺到,高速時來的車輛一路引帶過來的空氣紊亂了。

下一刻就猛感腰身一緊,威亞起了作用,在他甚至跟汽車接觸的一瞬間,就被往後麵扯動了。

隨後威亞的鋼絲繩高升,這樣就把他被汽車撞飛並翻滾的狀態製造出來了。

而後,方源在已來到身下的車頂上幾個翻滾,再借勢滾落在地,再幾個翻滾,就咬開了嘴裡的血包,倒在了地麵上。

此時一鏡到底的拍攝還沒有完,接下來是越過了方源身體的汽車,再跟黑老大坐的那輛車尾相撞。

之後,是林誌華趔趄的走下車,看一眼已經滿臉是血的黑老大跟司機,在車上陷入了昏迷狀態。

一聲“GOOD”之後,整個拍攝才算是全部完成。

隻需聽到這一聲“GOOD”,還躺在地上的方源就知道這組鏡頭的拍攝不需要返工了。

因為港島這邊對口令的要求很嚴格,確認這組鏡頭拍攝完結後,又或者導演有不滿意的地方,希望重來的時候,就會喊出“Cut”。

拍攝效果不好的話則是“NG”,代表No?Good。

如果導演認為尚可,就會說KEEP,代表保留,而GOOD就代表這組鏡頭是完美的。

與上一場拍攝一樣,方源的表現仍舊可圈可點,現場掌聲一片。

便是遠處圍觀的群眾,都在傳來叫好聲。

但惟有對講機裡的王導,說出了他的最大貢獻:“阿源,你挽救了一場拍攝事故!謝謝你!”

千萬彆小瞧鄒炳昌的那個趔趄,因為各組分鏡頭幾乎都是同步的。

一旦在主線環節上出現了問題,其他各鏡頭的演員動作就都提前完成了。

雖然說依舊有可能在後期上彌補,可一鏡到底的目的就被完全毀掉了。

還有槍聲音效的采集,車輛移動的進度,中槍演員倒地的時機,更主要的是繞道堵截的車輛,就會完全錯過了撞擊那名殺手的卡點。

這樣一來,為什麼還要一鏡到底,乾脆直接采用分段式拍攝得了。

原來設計的目的,就是基於場地承租的時間,主要交通要道到點解禁的需要。

若沒有方源匆忙間拉拽的那一把,今天的一鏡到底就成了一個笑話,這場戲的拍攝因此拖延不說,投資方還要再投入大筆的資金。

所以,王導的感謝可不是無緣無故,而是劫後餘生的大難不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