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的背後有著感人至深的故事性,正如堂堂七尺男兒直麵自己的傷口。
已經結了疤的再次被揭開,正在流著血的再撒上一把鹽,痛到酣暢淋漓的地步也是一種解脫的情緒釋放感。
曲風橫跨流行和搖滾兩界,令風花雪月彌漫的龍國流行音樂更加多元化。
現今歌壇上唱搖滾的越來越少了,更多的男聲傾向通俗、民謠,又日漸婉轉陰柔,少了往昔的陽剛之氣,酣暢淋漓。
音樂風格和審美可以多元化,但是卻不能用科技的進步來代替音樂的發展,也不能夠將“陰柔”化視為主流。
方源今天的演出,就等同如一盞指路明燈,略帶嘶啞的嗓音運用,把充滿了陽剛之氣又不失柔情的一麵,展現得淋漓儘致。
一曲唱罷,從全場起立的歡呼和尖叫聲中,就能佐證市場和業內對方源原創音樂的“一開嗓便是經典”的普遍評價。
黃世豪甚至是紅著眼圈走上來的:“又一次被你感動到了!不僅是我,你看看他們!”
隨著他的轉頭,舞台後方的大屏幕上,也出現了候場區六位歌手的精神狀態。
好幾位跟黃世豪一樣的在赤紅著眼眶,兩位女歌手還在用紙巾擦拭著雙眼。
不過鏡頭隻是一晃而過,黃世豪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們還是先聽一聽專業聽審的評價吧!”
那500名聽審中,陸續有人發言。
“這首歌我聽出來了鐵漢柔情,搖滾裡也不止有呐喊和宣泄,還有男人們內心裡的最柔軟部分的呈現方式。”
“方源的作品總能讓我意難平,姑且稱這首歌為藝術搖滾吧,因為在我的音樂概念裡,搖滾是一種人生態度和精神理念,但他給我上了一課,告訴了我,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龍國搖滾另一首裡程碑般的歌曲!如今整個華語樂壇,無論是搖滾圈還是流行音樂圈,都找不到一支與這首歌媲美的同風格歌曲。”
“我更認為它是一首商業搖滾,但絕不會是貶義詞,而是真正的搖滾是不會流行的,隻要商業搖滾才會流行。”
“我讚同這個觀點,實際上是電吉他,貝司,架子鼓為樂器來演奏的流行樂,多半的樂隊甚至連貝司音效都不敢開。所以,我更佩服方源不拘一格的音樂方式,他沒有為了搖滾而搖滾,而是在真實的體現自我,敢作敢當!”
“方源是現象級的歌手,這一點毋庸置疑!我想說的是,樂隊的作品與大眾接觸的機會決不能少之又少,將搖滾樂與商業化融合並沒有錯,太過概念化的音樂理念,已經嚴重限製了搖滾樂的發展,真是的吐露心聲遠比一些無病呻.吟的呐喊更有現實意義!”
“是的,雖然我們可以大致感受到樂隊想要表達的是夢與現實的一些衝突,但是這樣的創作方式確實像是一些意象的強行拚貼,完整的音樂概念跟特定風格的展現是成正比的,它的魅力就應該是一直在於獨立且不媚俗,在普遍的大眾審美中可以獨樹一幟,發出自己的聲音!”
“如果大部分音樂同行隻思考為什麼方源的創作作品已經有了那麼大的流量,卻不花心思提升作品的質量時,其實在音樂排行榜中就能找到答案。搖滾樂必須要商業化,隻有音樂人真正可以用音樂養活自己時,我們的音樂市場才有可能變得越來越好。”
......
這些人幾乎每一個人的發言,都能博得全場的熱烈掌聲。
就因為他們的這些言論裡,沒有其他音綜裡評委的虛與委蛇跟一味的追捧或者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