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到了一月中旬,距離正式拍攝已經過了二十幾天。
該劇的拍攝進度,其實也來到了收尾階段,但由於劇中人物繁多,又是這樣的嚴肅正劇題材,僅僅是需要補拍的部分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哪怕方源的腦子裡有完整劇的畫麵,但他沒有重生者的福利,那些畫麵並不完整,能記起絕大部分已經是奇跡了。
因而就避免不了這樣那樣的需要補拍的內容。
這部劇由於特殊原因,幾乎是一邊拍一邊後期製作的,為此央台給劇組安排來大量的後期製作人才。
好在通過這部劇,苑老算是把方源的現場執導能力給培養出來了。
在一月17號這一天,關於他的戲分全部殺青,也能脫開身子去另組一隊人馬,專門針對補拍的部分進行拍攝。
實際上他所飾演的角色是絕對主角,一旦他的戲份殺青,也等於整部劇的拍攝進度的完成。
可關於一些大場麵的群體戲,為搶進度是被安排了最後拍攝的。
所以苑老仍沒閒下來,身上的擔子反而更重了。
這時候就能充分體現出方源腦子裡有畫麵的優勢了,他在接下來的幾天裡,AB兩組之間來回的穿梭,給出的拍攝意見,也往往是一陣見血的精準。
但他再年輕,體格再棒,也總有承受不住這麼高工作量的時候,要知道這部劇從開拍的第一天起,每天的拍攝時間都超過了14個小時。
慶幸的是,這種異常繁重的拍攝終於在一月23號結束了。
與此同時的後期製作,也完成了三分之二的進度。
更重要的是,經過了後期剪輯的版本,一點也看不出粗糙來,讓聞訊趕來審核的兩家單位的審片部人員都很滿意。
由於下個月5號就是大年初一,也就是正式上播的首日,所以不僅兩家單位的相關部門始終在高速運轉,還有電廣部的審核流程呢。
所以內部人員的層麵僅能稱之為審查,還遠談不上審核。
而後,影視公司後期製作人員,還得根據電廣局的審核意見對影視作品進行修改,而後再過一遍複審流程。
因此他們慶幸的是,由於剪輯出來的效果很優質,內部人員審查這一關就等於一次性通過了。
這樣,他們才有信心讓電廣局的審核也一次性通過,這樣才有可能在二月5號這一天順利上播。
至於楊雨彤,其實關於她的戲份早在參加跨年晚會之前就完成了,她留在劇組沒走,就是為了幫著方源分擔一下繁重的工作量。
前麵說了,絕大部分演職人員每天都要超過14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而他在劇組收工後還得去後期製作組幫忙。
出於同樣的原因,其實劇組大部分已經完成自己戲份的藝人,都沒有離開劇組。
他們這樣主動的奉獻精神,既是為了珍惜這一次難得的精品劇參與機會,也是為了拍攝任務的極度緊張,均抱著能幫一把是一把的職業精神。
隱蔽為他們的心裡明白得很,這一部劇火了,很多人都會因此而名聲暴漲,將來的接通告的機會也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