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鑫笑道,他的本意是方源認識鷹醬國那邊的很多知名藝人,這類人的手裡往往就會掌握著包括優秀騎手和調教師的優質馬場資源。
很快就有人來找小嶽去錄音,一同找來的還有央台的專業樂隊成員。
這個團體裡的樂手幾乎沒有平庸者,隨便找出一位來,都有可能是某某世界知名音樂學院或者某支著名樂隊樂手的資曆。
所以,跟這些人打交道,方源一點也不敢擺譜,虛心請教還來不及呢。
他跟楊雨彤也被帶去了樂隊專用的排練室,熟悉一下跟樂隊的配合而已,之前他們跟著伴奏音樂的演唱已經很熟練了。
不過對方對方源的態度還是蠻尊重的,畢竟兩首歌的詞曲以及編曲都出自於他的手。
借著這個便利,方源有幸看到了其他歌手的錄製情況,也算是了解了一些不為常人知道的錄製門道。
比如幾位年輕歌手的錄製質量,可以說差到慘不忍睹,也難怪央台不敢讓他們現場演唱。
錄製出來的東西,很多細節方麵也是通過後期的修音,可以明顯聽得出來,錄製過程中和成品出來時的效果的大相徑庭感。
可他認為很正常,並沒覺到有多大驚小怪。
樂隊的人還悄悄給他說了流量明星的錄製,曾經有人整首歌都不在調門上,完全依靠後期的修音才能拿出來示人。
隨後方源和楊雨彤的錄製,就讓他們輕鬆了很多,即便是偶爾出點小問題的楊雨彤,都能夠基本做到及時的修正。
這裡的錄製可比外麵嚴格多了,因為不管錄音師還是操作台的調音師,都是內地行業裡的大咖級人物。
他們之所以成名,本身的音樂素養之外,還有對音效極其嚴格的工作態度。
就像是小嶽的錄製,等他終於完成後走出錄音室,幾乎全身都被汗水濕透了。
專業能力跟不上是一方麵,更主要的還是來自於心理上的壓力。
人家錄製人員儘管並沒有對他表露過太多的不滿情緒,可一遍又一遍的反複錄製,不具備專業能力的人很難保持輕鬆的精神狀態。
但到了方源這裡時,他們的工作就很輕鬆了,唯有的兩次重新錄製,還是楊雨彤的原因。
最後在錄製那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時,甚至一遍就過,為此錄製完成後,錄音棚你的很多人都在站起來鼓掌。
他們敬佩的不僅僅是方源的專業能力,還有他任何時候、任何場合的心理狀態都出奇的穩定和從容。
錄製結束後,跟其他歌手交流了一會很快就離開了。
回到車上時,淘淘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嘴裡一個勁兒的發出聽似冤屈的狗吠聲。
這可把楊雨彤心疼得不得了,抱在懷裡再也不肯撒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