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參加一個由八名藝人組成的歌曲大聯唱,屬於單純的為春晚拉賺人氣、提名聲的“人氣”組合。
演唱的作品也都是當年最流行的新歌或者大火翻唱歌曲,含金量不足,卻每一年都不會落下,並且整個演出都是對口型的假唱。
另一位方源就很熟了,奔跑吧第四季的隊長麥超。
其實他也算是演員的跨行,隻不過近兩年把發展重心放在了綜藝這一塊,為此沒少遭人質疑。
這個家夥不僅藝人牌麵大,還是個社牛性格,早在方源來到前就在各個化妝間裡亂竄,人員看似好得一塌糊塗。
他是在方源來到有段時間了才露麵,一見麵就勾肩搭背的親熱交談。
實際上兩個人的關係也著實不錯,儘管隻有過兩天的合作時間,但相互間很談得來,日後也偶爾會在網絡上有交流。
“現在都在叫你強哥,做為老大哥我也不能免俗,你看我是超哥,你是強哥,這才對位嘛,都是實力派藝人!”
化妝鏡鏡前的彭漢堂笑罵:“小超,你這家夥就會耍寶,說不上兩句準沒有正形!好好的演員不當,混混綜藝也就算了,這會兒又來我們音樂圈混跡了!”
麥超今天要跟他的兩個好朋友,內地著名的二人演唱組合演唱一個聯唱,一首是對方的新歌,一首就是奔跑吧的主題曲。
顯然春晚的演出名額也是有關係交錯的,這個節目很明顯就是娛樂公司公關的結果。
所以說,近年來的央台春晚為什麼越來越不好看,就跟這種現象有很大的關係。
這個節目其實跟馮憲峰、劉一豐參與演出的大聯唱歌曲有異曲同工的類似之處,那就是各大娛樂公司或者讚助商為旗下藝人爭取來的、保持人氣的平庸之作。
儘管這種大雜燴式的表演,很能調動現場氣氛,可讓一群並不專業的人對口型完成演出任務,至少在工作態度上而言是很不嚴謹的。
可平台也有平台的苦楚,除了大約在2000到3000人之間的參演和工作人員的龐大數字,還有演播大廳近兩萬名觀眾在現場觀看演出的陣容。
這麼大的場麵構成,一舉一動都是錢啊,這還沒包括世界頂級舞台的設置費用,人員安排的接待費用等等。
花銷之大的問題不能不考慮,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廣告出現在舞台上下的原因所在。
因而,更多的知名藝人的參與進來,就演變成了最基本的陣容規模,不然很容易造成名不副實的名聲。
而這些人也隻能以集體表演的形式出現在舞台,從而導致了演出質量的嚴重參差不齊。
可明知如此,儘管社會輿論上負麵的評議如江水滔滔,但沒有幾個藝人膽敢對此說三道四,不然找惹來央台的針對就是極不理智的行為了。
於是久而久之,就導致了絕大部分演員抱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從眾心理,試想這樣的環境下,春晚舞台上會有幾個優質作品的出現?
央台不是不明白這裡麵的門道,這麼多年來也在一直試圖改變。
隻是這種事情僅憑內心焦急是沒用的,就好像內地的歌壇,如今可是流量歌手和網絡口水歌的天下,想真正從專業的角度出發,挖掘並采用的優秀作品實在是太難得一見了。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方源得到重視的原因之一,首先他不斷出新的音樂創作風格,就彌補了許多年不見優質作品方麵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