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慧穎可是從藝超過四十年的老藝術家了,被女兒不厭其煩的“教誨”頗有點兒哭笑不得。
可老人家理解楊雨彤的心理,無非是在把自己的緊張通過另一種方式釋放出來。
《赤伶》的演繹,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今晚的經典場麵。
由她來詮釋這首歌無異於降維打擊,甭管今天的大小歌手,在她的表演麵前統統黯然失色。
演出效果也出奇的出彩,尤其是戲腔部分太驚豔了,也唱哭了現場和電視機前的無數人。
一曲《赤伶》唱儘悲歡,太淒美,太傷感,卻絲毫沒有跟春晚舞台氣氛相悖感,就因它唱出了國破家亡生死離彆的故事,體現的卻是龍國人不屈不饒的民族精神。
邊聽歌邊看故事,不自覺一滴淚流過臉頰,就是大部分觀眾們的下意識情緒。
哪怕這首歌已經發行了一個多月,此時聽來仍舊心潮澎湃,思緒波蕩起伏。
接下來方源的出場,同樣唱得人淚雨紛飛,但不再是悲壯哀傷,而變成了對時間不知不覺流逝的恍然以及對親情的諸多感觸。
溫柔的旋律,緩緩流淌進觀眾的心田。
平實卻動人的歌詞,配上方源真摯的演繹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對親情的濃濃的呼喚瞬間鑽入心肺。
台下觀眾當即受到感染紛紛落淚,讓該歌曲也成為春晚最大亮點,狗年央視春晚最感人節目之一。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隻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樸實無華的歌詞切直達人心底,將父母之愛表達的震撼人心。
至誠至真對愛與生活的感悟之情,瞬間將晚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原本《赤伶》所帶來的強烈民族意識和曆史悲愴感,因為這首歌給人們的情緒裡平添了一份濃重的溫情,一樣令人記憶深刻。
難怪總導演葛振榮會采用了這樣的節目編排,僅僅有這兩首歌,今年的春晚勢必會成為觀眾們印象最深刻的一屆。
兩首歌也采取了類似的表演形式,那就是大屏幕上感人動情的背景故事。
方源的這首歌,儘管沒有劇情,但“30年父女合影”的連禎照片的一張張顯示,起到的觸動人心的效果,一點也不比前一首差。
這樣的歌曲和背景畫麵的結合方式太貼近人心了,離人心太近,就更能被這首歌感動,能讓人靜下來思考很多東西。
其實這首歌並不是一首容易火的歌曲,隻是它被放在了合適的舞台上演繹。
央視春晚,正是全國人民思鄉、親情最濃的時刻。
方源在這個大舞台,坐在鋼琴前演唱了這首歌,歌聲旋律融入到他演唱時的舞台背景,就一下子觸動了數億人的心。
這種對時間不知不覺流逝的感觸,與親情結合起來的化學反應,馬上戳中無數觀眾的淚點,進而引發了眾人的內心感歎。
仔細品味這首歌的人文內涵,那就是親情之暖,人性之美,在當代社會有著現實價值和深遠意義。
兒童時的童真,少年時的無憂,青年時的拚搏,所有的記憶讓你湧上心頭,仿佛就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