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在港島待了三天,直到等來陳嘉琪。
期間,他幾乎都是在武館裡度過的,那些跟他交流電影的方方麵麵,也是在那裡聚集。
武館並不屬於米家梁,而是他師傅的資產,但由於他在業內的名氣,成為了名譽館長,既沒有分紅,也沒有薪酬。
同時讓他的徒弟和武行團隊有了一個免費使用的訓練館,也是他那一批師兄弟們的聚集場所。
方源頭一天來,僅僅把一套醉拳打了一遍,便被這裡的人驚為天人。
再經由皇朝安排的記者一宣傳,很快這家武館就成了各路媒體,尤其是自媒體新的打卡地。
連帶著那套醉拳也在港島出名了,儘管目前網絡上隻有一個不到一分鐘的表演畫麵,卻由於雜耍式的、違反人體物理生理嘗試的高難動作,幾乎一夜之間火爆網絡。
這些動作展示儘管看起來怪異,實則極考校基本功的傳統武術套路,看似東倒西歪,毫無章法可言,實則是變幻莫測,頗具實戰效果。
在普通人的眼裡,它是武術與舞術的相結合,已經脫離了傳統武術的範疇,頗具觀賞價值。
但在有心人的引導下,一些武術名家和傳武繼承人出麵解讀了。
說是相對於名目繁多的龍國古典仿生拳法而言,醉拳是更容易既得其形,更得其意的一種。
而且就算是形散,神也不會散,拳與醉渾然一體,念拳訣與動作相輔相成,甚至其中的很多致命殺招,均為現代格鬥術裡的裸絞雛形。
比如說柔道裡的裸絞,就脫胎於這種實用性相當高的古拳術,使用正確的話可以瞬間造成對手窒息並失去知覺。
當然這些說法可信度並不高,但巧妙在無以辯駁,因為找不到曆史證據的同時,也意味著同樣找不到質疑憑證。
就因為醉拳裡確實有一些招式,明顯就是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或使用窒息、扭脫關節等手段的展現。
而醉拳有據可查的資料已經存在了,它脫胎於形意拳,而形意拳有南北朝年間的達摩創始說,距今已有1500年。
至於柔道的有據可查才一百多年,它的前身是柔術,?柔術脫胎於龍國武術,確實早已蓋棺定論的曆史事實,連小島國人自己都確信無疑。
這種有心人的帶動,自然是皇朝娛樂的手筆,無非是一種有目的策劃的一種宣傳手段而已。
可請出來的那些業內人士的引經據典,並非是完全的臆造曆史事實,多多少少都帶著點模棱兩可的曆史印記。
比如南北朝時代已經有了釀酒技術,甚至眾所周知的《齊民要術》裡的釀酒部分記載,哪個朝代的人已經把飲酒當做時尚。
並且在名士們的宣傳帶動下,魏晉南北朝的各個地區,飲酒之風大行其事,達官顯貴愛喝酒,民間百姓愛喝酒,愛好風雅的文人們更是離不得酒。
龍國有五千年的曆史文化,整個世界又有哪個民族可以跟龍國人在這方麵一較長短。
因而那些暗地裡那醉拳說事的人,根本不用擔心會有人同樣引經據典的來駁斥他們。
至於方源如何得到的醉拳拳譜,其實就簡單了,一是該拳法曆來就真實存在,學起來並不難;再一個,他腦子裡有原版電影畫麵,還是兩部不同年代的電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