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讓華納覺得怠慢了他們?”
“Emily姐,西方資本意識裡並沒有人情世故,而且你以為楊老板那邊沒有自己的想法?人家的海外市場有多年的經驗了,自然比我們更懂得怎麼操作,你讓潮哥也少摻和,伯維爾他們會找上皇朝去的。”
他心裡有數,雖說自己的外海授權是由伯維爾和林盛潮為主要負責,但《醉拳》的最大投資方是皇朝娛樂。
連他都能想明白的事,楊老板那裡未見得就毫無自己的想法。
楊夫人那邊雖說反應迅速,但她手裡掌握的是公司股份而非決策權。
況且這是《醉拳》而非《尖峰時刻》,華納方麵實際上沒有任何的話語權。
而他又算什麼?頂多了是參與演員的身份,可不能讓自己的態度流傳到資本那邊去。
陳嘉琪靜下心來想了想,就有點琢磨過味來了,匆匆說了幾句就掛上了電話。
方源接下來還是挺忙的,要為迎合網絡上的電影熱度,展開有計劃的宣傳攻勢。
既然皇朝把一部分操作權交給了他,他就得儘心儘責,才會不辜負皇朝、龍吟的信任。
當然他肯這麼上心是有原因的,這兩家公司答應了前兩部電影票房成績理想,隨後的合作他才有可能獲得一部分的分紅權。
所以,能否一炮而紅,《醉拳》的票房至關重要。
不止是能直接影響華納的態度,讓他今後走出去的路更好走一些,還在於日後與他相關的作品能否在海外順利上映。
他必須把眼光放遠,格局打開,才能得到資本的真正垂青。
但在《醉拳》上麵,他並沒有任何的話語權,有限的宣傳方麵的權利,或許對兩家華國公司來說,僅僅是一種考驗而已。
好在他在該片表現出來了足夠的能力,不僅是動作設計上的主動,還有後期剪輯方麵的成熟思路。
這一點在最終成片後的效果已經體現出來了,對方可不會知道他腦子裡有原版的畫麵,隻會認為他很有製作天賦。
今天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跑去龍吟公司,因為內地市場的主要宣傳權限在他們的手裡。
果然,等他來到後也看到了市場部的重視,正開會研究宣傳策略呢。
方源的到來,剛好能給出更多的意見借鑒,聽懂了他的意思後,隨後的一係列宣傳工作就迅速展開了。
他們不重視他的意見也不行,目前方源的微客賬號和直播賬號就是最便捷的宣傳手段,龍吟公司實際上的作用更多是網絡、媒體的導向性輿論控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