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劇中的最大看點(1 / 2)

長達45尺的遙控頭都伸出去之後,搖炮員就很難對準了,還得有這麼多人一直配合著,其中就包括演員的調度、台詞。

當時攝像師手心裡的汗都是往下淌,而且那天非常熱,那個鏡頭真的拍得很辛苦,拍完後大家都是一種興奮不起來的狀態,都希望這個鏡頭抓緊結束。確實太折磨人了。

還有過麵包車那段,因為要穿過兩邊的車門,過去之後還要回來。

攝製組安排工作人員藏在車裡麵,機器快到的時候,兩個助理就會帶著機器往前走,縮回來的時候,再送回來。

送完了就得撤,以免穿幫。

所以後麵觀眾在畫麵裡看到的演員,都是很專注的在勘察案發現場、分析案情,其實鏡頭外的工作人員始終在很緊張的跑來跑去。

按照劇中的故事,這場戲的時間應該是在早上,但很難做到早上的戲就早上去拍攝,那樣太浪費時間。

早上的時間就那麼一點,所以劇組下午拍完,後期調色的時候再調成早上的感覺就是了。

接下來幾天的拍攝,其實同樣既辛苦又有跟其他劇組很不一樣的場景需求。

就因影像風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白夜追凶》的整體調性,比如很少見到明豔的色彩,黑暗場景特彆多,幾乎所有場景都用儘量少的燈光。

另外就是,這部劇不是按照故事的時間順序拍攝的,它裡麵有很多起案子,每個案子都有不同的場景,但同時也有一些固定場景,比如警察局、關宏宇的家等,所以這個劇組是按照場景來拍的。

像是警察局的戲份,是留著後麵轉移到東關才能一次性拍完,再按照劇情穿插到各個集裡,這樣會提高拍攝效率,也節省資金。

如果按照時間順序拍,會轉場太多,浪費錢也浪費時間。

其實原版劇中在播出後的飽受好評,不止是因為類似7分鐘半長鏡頭這樣的精致畫麵感,還有案件刺激故事緊湊,暗灰色調的攝影風格貫穿全劇,讓人看劇總有種在影院看電影的感覺。

實際上,長鏡頭在劇中的大量使用,是方源一直要求的,因為長鏡頭比較適合交代環境,而劇中出現的最多的就是案發現場,就非常適合整個長鏡頭囊括了在場的所有人,並且交代了他們此時的狀態。

整個長鏡頭下來觀眾在看的時候是十分連貫的,而且是十分過癮的,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信息也交代清楚了。

還由於劇中會有一些分屍、碎屍、屍體等畫麵,若想讓觀眾們在看劇的時候並不會感到特彆突兀,帶來不適感,長鏡頭的折射、剪影、遠景的處理方法,就不會帶來很大的視覺衝擊。

另外,劇中大量的雨戲、夜戲完美的暗部細節呈現也讓觀眾大呼過癮,這也是為什麼要去嶺南省拍攝的原因,因為那邊是多雨的氣候特點。

等整個劇組轉移至東關市的時候,就連續好幾天的陰雨天氣,選景的有事就一下子體現出來了。

近年來,懸疑劇很熱,然而出彩的並不多。

但這部劇的出現,會給市場帶來很不一樣的東西。

頗具“精分燒腦”氣質的劇情跟拍攝方式,跟美劇有的一拚,再有大量使用的長鏡頭效果,隻憑借場麵調度,而沒有進行任何的剪切,便把主要人物、案件、主要衝突都交代地清清楚楚的體現方式。

這樣的拍攝方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描述時間的真實感。

電視劇裡的時間和觀眾的時間是不對稱的,2秒鐘內,《權力的遊戲》裡艾婭可以從君臨城“瞬間轉移”至大北邊的臨冬城。

而長鏡頭裡沒有剪切,所以劇中的時間與觀眾的時間是一致的,就會造成一種臨場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