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半自動步槍,m1加蘭德(1 / 2)

首先是半自動步槍,李秦武對半自動步槍有一個重要指標,必須發射鬼子的6.5x50毫米有阪步槍彈,這玩意是他現在最容易獲得的彈藥,這點絕對不能改。

定下了彈藥,接下來是彈藥的半自動發射器,要選擇哪一款呢?

他腦中跳出4款半自動步槍,分彆是sks,svt-40,G43和1加蘭德。

他把這些半自動步槍的名字以及半自動原理都寫在圖紙上,接下來他用排除法。

首先sks排除,這把半自動步槍打的是中間威力步槍彈,而且這槍用的是槍機偏移式閉鎖,這種閉鎖結構有剛度強、閉鎖可靠等優點,然而,槍機在開鎖閉鎖過程中磨損頗大,槍機壽命會很低。

這毛病對一支半自動步槍來說問題不大,而且後世鋼鐵性能很好,這點磨損幾乎可以無視。

可李秦武現在所處時代是民國,造出的鋼鐵質量不行,槍機的這些磨損就很要命了,可能槍支發射1000發就會因磨損報廢,所以sks這支世界名槍根本生產不了。

蘇聯的svt-40和德國的G43有同樣的毛病,這兩把槍複雜!相當複雜!

蘇軍和德軍使用這兩款槍時就有所反應,要麼過於笨重,要麼槍械零件太複雜,不好保養,而且還貴,生產需求高。

李秦武生產的步槍是給自己兄弟用的,可不能給他們找罪受,也不能給生產線找罪受,這兩把槍隻能排除。

最後,李秦武的目光停留在1加蘭德上。

相比於以上的半自動步槍,1加蘭德的優點讓李秦武無法拒絕,可靠,有效,二戰最強戰鬥步槍!

不過他的缺點也讓李秦武頭疼,一次隻能裝填八發彈藥,不能中途換彈,槍擊咬手指,重,很笨重,貴,相比於其它步槍更貴的成本。

這些缺點必須改進,不然對懲戒軍的戰鬥能力提升不大。

李秦武再次開始長久的繪製工作,他先把原版1加蘭德的圖紙畫了下來,然後在供彈係統上重點改造。

主要改造方向是把加蘭德的彈倉供彈改成彈匣供彈,看看能不能插一個25發彈匣。

畫著畫著,李秦武突然想起個事,14自動步槍貌似就是在加蘭德的基礎上,加上快慢機和25發彈匣搞的吧。

14自動步槍繼承了迦蘭德的主要結構,增加了全自動發射模式,但是吧,加蘭德的結構本來就不簡單,加上自動發射模式後的14更複雜了,沒經受住越南的潮濕氣候考驗。

大兵們反映14的可靠性相當差,比加蘭德更重,全自動模式幾乎無法駕馭,這是一支失敗的步槍,後續美軍又推出了16來取代這支槍。

雖然14有點失敗,但供彈結構是成功的,李秦武直接把14供彈結構移到加蘭德上。

經過幾天的繪製,李秦武畫的頭暈腦脹,除了吃飯拉屎睡覺,他連屁股都沒挪一下。

好在成果斐然,一隻插了彈匣的加蘭德步槍躍然於紙上,這支槍采用25發彈匣供彈,極大提高了火力持續性,士兵也不用擔心機匣咬手指,沒了漏夾,也沒了叮的衝鋒提示音。

除了以上改進,他花了大量精力降低槍支重量,槍托護木采用很多鏤空陶鋼件,加上陶鋼槍管,加蘭德笨重的名頭應該可以去掉了。

李秦武還在槍口增加了製退器,以增加士兵連續點射時的控製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