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大隊長一個中佐爬上城牆,舉著望遠鏡往遠處看,他看到上千個穿著白色大襖,連頭盔和槍都刷成白色的士兵在快速展開,已經擺好了進攻陣型。
鬼子大隊長嘴角勾起笑容,他還以為是山上的土匪下山了,這不是來送軍功的嗎?然後他看見白衣人群裡豎起一麵紅旗,紅旗上是一支握著閃電的拳頭。
鬼子大隊長臉色一變,再次舉起望遠鏡,這次他看到10輛被刷成白色的未知坦克一字排開。
啪嗒一聲,鬼子大隊長的望遠鏡落地。
“懲……懲戒軍……”
話音落下,一輪炮火落到牆頭,炸起一捧捧白雪,依稀間還能看見幾個破碎的肉體飛起。
“放!”
李大炮手裡拿著個小旗子和筆記本,他不停麾下旗子,30門四一式山炮打出一輪輪齊射,他則在筆記本上打上標記。
打了4輪,消耗了120發炮彈,炸的望山屯一片狼藉,火炮這東西不但能給敵人造成殺傷,還能掛上混亂霸服,現在占領軍堡的鬼子就很混亂,尤其是還鄉軍人,這些人可是帶了家人的,火炮一炸,鬼子後方直接大亂!
懲戒軍士兵趁機發起進攻,他們以三三製陣型攻擊,三三製後世都吹上天了,所以這次他們也要實踐一下這種陣型。
之前李秦武和李軍聊過三三製,李軍以他現在掌握的軍事知識推論,三三製應該是在最大程度上讓步兵班組分散,大幅度增加敵人殺傷己放步兵的難度,畢竟,在同一麵積投入最大兵力以取得優勢的時代,已經在馬克沁的問世後一去不複返。
懲戒軍一個班10人,班長和3個戰鬥人員一個三角,另外6個戰鬥人員兩個三角,現在的問題是,小三角戰鬥人員的間隔是多少?大三角之間的間隔又是多少?
李秦武派人實際操練過,給出的指標是小三角間戰鬥人員說話要能聽清楚,大三角間要能聽見互相的大吼,看得見手語,綜合考慮,小三角間的隔5米為佳,大三角的間隔20到40米為佳。
除了三三製,懲戒軍的機槍班組,迫擊炮班組也會跟隨步兵設置火力點,可以說隻要鬼子火力點一冒頭,3秒之內機槍火力就會還擊,8秒之內迫擊炮彈就要落下來。
當然,懲戒軍的坦克也加入了戰鬥,10輛坦克以倒V陣型前進,互相間隔隻有10米,因為前期偵察鬼子沒有能威脅到坦克的火炮,於是李衛國采取了這種最集中火力的陣型。
懲戒軍又是連成一線(坦克),又是星星點點(三三製),密密麻麻向軍堡壓了過去,鬼子被打的是連頭都抬不起來,那個鬼子要是敢上城牆開槍,幾挺收割者機槍陣地會同時鎖定他,接著是迫擊炮炮彈和坦克炮把屍體楊成零碎。
不過懲戒軍的進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鬼子占領軍堡這麼久也不是什麼都沒做。
懲戒軍進攻側翼300米處,一個雪堆突然從裡到外被人捅開,一支歪把子輕機槍的槍口從地堡中伸出,對準一輛坦克後麵跟著的懲戒軍步兵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