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給我們家湊了糧食的都有哪些,還有娘的後事,有哪幾家幫了忙。”宋芫問他。
宋母過世時,原主在縣城裡,沒能及時趕回來,後事全靠村裡人幫忙操辦。
除此外,還為他家幾個孩子湊了糧食。
不管怎麼說,這份情宋芫還是有記在心裡的。
如今他賺了錢,卻對曾施以援手的村民不聞不問,難免令人心寒。
聽罷,二林表情愕然,沒想到半個月過去了,大哥還記得這事。
他想了想說:“除了村長家、還有牛叔、大柱叔,全子哥……”
二林的記憶力很好,直至今天,他仍記得當時有誰幫助過他們。
把東西都分了分,大概每家二兩油豆腐、半斤腐竹這樣子。
看著還是少了點,宋芫又給加了兩個雞蛋,再用油紙包起來。
總共分了十多份,除了村長家和牛嬸家的禮要厚上幾分,其他家的都一樣。
東西太多,兩雙手都提不下,剛卸下的背簍,隻好又重新拿出來用上。
宋芫背起背簍,朝二林說:“你前麵帶路。”
原主十幾歲時就出門闖蕩去了,跟村子的人並不熟,除了村長、大柱叔家,其他人住哪裡都不大記得了。
首先去的,是村長家。
村長家就在村子最好的地段,出門就是開闊的田地,門前有小溪,取水都要方便許多。
剛繞了個彎,一間青磚瓦房的大房子便映入眼簾。
宋芫嘴裡“嘖嘖”兩聲,不愧是村裡最有錢的人家。
村長有三子一女,大兒子留在村裡,打理田地。
二兒子在鎮上開了間雜貨鋪,還娶了米鋪掌櫃的閨女。
小兒子在鎮上私塾念書,前幾年就已經考上了童生。
而小閨女張桂花,也在前不久定了親,未婚夫也是鎮子上的。
宋芫把給村長的禮拿了出來,然後示意二林去敲門叫人。
二林上去拍了拍門:“村長爺爺。”
“誰啊。”裡麵喊了聲,隨後一婦人出來開門。
過來開門的,是村長大兒媳婦葛氏。
宋芫禮貌喊道:“嫂子,我們來找村長的。”
葛氏瞧著他們手上提著的東西,笑容都真切了些:“快進來坐。”
進了門,就聽到屋裡傳來村長的聲音:“是誰來了。”
葛氏揚聲道:“是小宋。”
村長心裡嘀咕一下:“那混小子怎麼來了。”
他立即從床上下來,趿拉著鞋走出來,臉上笑容客套:“小宋,你們咋來了。”
宋芫感覺到村長的疏離敷衍,不過他沒有放在心上。
村長這人你說壞吧,且算不上壞,就是習慣偏袒自家人,不過在處理村民矛盾時,也還算公正。
“沒彆的事,就過來瞧瞧您。”宋芫把東西放下,“這是我在縣城帶回來的吃食,給您嘗嘗鮮。”
村長坐下來,慢悠悠呷了口茶,瞧都沒瞧那堆東西一眼:“上我這還帶什麼東西,快拿回去。”
宋芫笑笑道:“又不是什麼貴重東西,幫會大哥給我拿的,都不要銀子。”
聽到“幫會大哥”幾個字,村長眉毛抖了抖,乾脆不說話了。
宋芫在心裡暗暗發笑,然後當他的麵打開油紙,把油豆腐和腐竹一一拿出來。
接著就是十個雞蛋,和半盒糕點。
還好昨晚瘦猴給他送了一籃子雞蛋,不然他這段時間攢的雞蛋都不夠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