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打虎英雄(1 / 2)

當宋芫趕著牛回到田裡時,見阿牛又回來繼續犁地。

田裡除了阿牛,還有另外兩人。

宋芫認出來,兩人正是大柱叔,和他大兒子石頭。

石頭身板高壯結實,性格也不像他爹沉默寡言,倒有幾分豪邁和直率。

宋芫跟他打過幾次照麵,對他印象很好。

他牽著牛走了過去,邊招呼說:“大柱叔!石頭哥!”

幾人停下來,走到田埂邊,石頭過來就誇讚他說:“小宋,你買的這幾塊地真不錯,有眼光。”

宋芫笑著道:“我哪裡懂得這些,多虧阿牛幫我挑的。”

他看著田裡多出來的一頭牛,好奇地問:“大柱叔,你們是從哪裡借來的牛?”

大柱叔說:“跟正明家借的。”

“我也來。”正當宋芫準備下田幫忙,他拉起褲腳,這才想起自已小腿上有傷,不能沾到水。

石頭看到他腿上猙獰的傷口,說:“你腿上有傷就彆下田了,有我們幾個足夠了。”

大柱叔一家也聽說了他小腿被狼抓傷的事,至於他打了頭猛虎的傳言,他們都沒放在心上。

都覺得是不可能的事。

這時,大柱叔道:“該乾活了。”

阿牛扛著犁鏵走來,熟練地給水牛套上枷鎖和纖繩。

接著,他右手扶著犁鏵,讓犁鏵的尖端恰好貼著土層下約一尺深,左手揮舞著牛鞭,口中發出吆喝聲,趕著水牛往前走。

水牛在田間發出“哞哞”的叫聲,沉悶地噴著鼻息,低頭努力拉著犁。

肥沃的土地在犁鏵的推動下翻滾,形成了一壟壟整齊的田埂。

阿牛不愧是耕地的好手,他一手扶住犁把,翻出來的土地,線條筆直,井然有序。

翻卷的土坯和未耕作的田地之間,清晰地留下了一條分界線。

宋芫沒急著回去,站在田埂上看他們是怎麼犁地的,好學一學,等以後下了地,也能自已乾。

然而光是站在太陽底下,沒一會就汗流浹背了,而阿牛他們還扶著犁把,勤勤懇懇趕著牛犁地。

他擦著額頭的汗想,這耕地的活他確實乾不來,以後還是雇短工來乾吧。

犁了半畝地,石頭有些口渴,便過來拿起邊上的水壺喝水。

喝完一抹嘴,看到宋芫還在,說:“小宋,你趕緊回去吧,快到晌午了,太陽很曬。”

宋芫便道:“那我回去給你們準備午飯。”

“隨便做點就成。”石頭說著,又下了田裡,繼續乾活。

宋芫瞅著手上一把薺菜,得,也不用琢磨了,中午包薺菜餃子,再煮一鍋蘿卜湯,將就著吃一頓,晚上再琢磨著吃頓好的。

他回到家,先將薺菜仔細清洗乾淨,放在一邊備用。

然後取出五斤麵粉,開始和麵。

廚房裡的白麵粉已經所剩無幾,現在他拿出的是前幾日從縣城買的小麥粉。

這麵粉是由磨坊磨出來的,雖然不如機器磨的那樣白淨細膩,但麥香味濃鬱,吃起來口感醇香。

和麵、擀麵皮的活,二林幫不上忙,宋芫便獨自忙碌起來。

待餃子皮擀好,二林洗淨雙手,默默地加入進來,一起包餃子。

他之前也有包過一次餃子,這次動作熟練了許多。

餃子包好後,準備上籠蒸。家裡沒有蒸籠,還是去牛嬸家借了一個回來。

他還順手“借”了兩根剛從地裡拔出的白蘿卜,帶著泥土的新鮮。

待餃子一出鍋,他便將鍋裡的熱水舀出,倒入瓦罐中備用。

隨後,等鍋燒乾,他放入一勺豬油,待豬油化開後,打入兩顆雞蛋,煎成金黃色的荷包蛋。

接著,將之前舀出的熱水迅速倒入鍋中,湯色瞬間變得乳白,再將蘿卜絲放入鍋中,與荷包蛋一同煮沸。

不久,一鍋鮮美的蘿卜雞蛋湯便出鍋了。

家裡廚房狹小,坐不下太多人,他索性將蒸籠端到了對麵牛家。

在牛家的院子裡,擺上了一張寬敞的大桌,二丫則拿來了平日裡吃飯用的碗筷擺上。

阿牛他們剛好從田裡回來。

石頭牽著牛到山腳下,放它們吃草,並將牛繩的另一端係在樹乾上,以防它們走丟。

大柱叔和阿牛兩人進門後,先放下了犁鏵,洗乾淨手腳,準備吃午飯。

“中午我們吃餃子,還有蘿卜湯。”宋芫邊說,邊端著盛滿湯的瓦罐走了進來。

看到蒸籠裡用細白麵包的餃子,大柱叔有些惶恐:“小宋,這、這太破費了。”

宋芫卻說:“叔你們都辛苦一上午了,吃點好的怎麼了,你看石頭哥一點都不跟咱客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