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夠了,讓我緩緩。”宋芫整個人都不好了,直想掐著人中。
穿越到古代後,他才深切體會到稅負之重,難怪連孔老夫子都曾感歎:“苛政猛於虎也。”
他抬起手,重重地拍在二林的肩膀上,突然說出了一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哥全靠你帶飛了。”
二林雖然一愣,但很快就領會了宋芫的意思,他苦笑著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感覺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壓力。
“我儘量。”最後二林說。
麥子再晾曬一天,就能收起來了。剛收完麥子,宋芫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稻子也該收了。
一想到還有六畝的稻子等著他收割,宋芫就想躺回去了。
宋芫咬咬牙,心中暗自鼓勁:“不就是六畝地,乾它的!”
他迅速爬起來,叫上石頭,還有之前插秧時來幫忙過的兩個大哥,一起過來收稻子。
石頭已經忙完了自家的農活,正好有空。
還好宋芫家的稻子,比彆家種得晚了大半個月,否則如果趕上家家戶戶都在收麥子的時候,想搖人都搖不到。
時間進入了八月,清晨的空氣變得更加涼爽。宋芫戴上草帽,拿起鐮刀,便出門了。
二林正在忙著做早飯,而二丫則要等到丫丫醒來,喂她吃過米糊後,才能空出手來乾活。
宋芫到了田間,他們已經割完了半畝地的稻子。
冬生一家也來得很早,但冬生並沒有參與割稻,而是被安排去甩打稻子。
石頭考慮到冬生隻有一隻手,割稻不便,便特意讓他甩稻子。
冬生知道石頭是出於好意,便沒有拒絕。對他來說,隻要能幫得上忙,不管是割稻還是打稻,都是一樣的重要。
那打稻子用的拌桶,不知是從誰家借來的,旁邊懸掛著一張竹席,以防稻穀在甩打時四散飛揚。
宋芫索性放下了手中的鐮刀,幫忙著一起打稻子。
隨著一聲聲有力的甩打,稻穗在空中劃出沙沙的響聲,金色的穀粒宛如細雨般紛紛揚揚,落在鋪好的席子上。
一畝稻子割完後,拌桶裡也堆滿了稻穀。用簸箕鏟起,裝進麻袋,再扛上平板車。
宋芫推著滿載的平板車,對冬生說:“我先回去了,順便吃個早飯,冬生你們吃了沒?”
冬生道:“已經吃過了。”
“那好。”宋芫又提高了聲音,向其他幾位大哥詢問:“大哥你們吃過早飯了嗎?”
大哥們聽到他的喊話,也大聲回應:“我們都吃過了。”
稻穀直接被拉到了牛家的院子,鋪開在地上晾曬。
牛嬸拿著釘耙走過來,幫忙將稻穀耙開。
“嬸子,這裡就辛苦你了。”宋芫感激地說。
牛嬸爽快地回答:“你中午也彆自已做飯了,都來我這邊吃,還有彆忘了把丫丫抱過來,我幫你照看。”
“好嘞。”宋芫快速回到家,二林已經煮好了一大鍋熱氣騰騰的麵疙瘩。
丫丫剛剛醒來,咿咿呀呀地說著話,顯得十分可愛。
吃過早飯,宋芫抱起丫丫,送到對麵牛嬸那裡,交給她照顧,然後帶著二林和二丫,再次下田忙碌。
回到田裡,阿牛他們幾個已經又割完了半畝地,速度之快令人驚歎。
而冬生那邊,由於隻有他一個人在打稻子,自然跟不上六個人的割稻速度,田地裡已經堆起了幾堆稻穗。
畢竟,打稻子是一項需要極大力氣的活,冬生一個人麵對六個人的割稻量,除非他有三頭六臂,否則確實難以跟上。
隨著宋芫和龍鳳胎的加入,打稻的速度明顯加快了。
半個時辰後,宋芫的右手已經甩得酸痛,他不得不換左手繼續。
轉頭看向冬生,他依舊默默無聲,緊握著沉甸甸的稻穗,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額頭滑落的汗珠。
他的嘴唇乾燥得起了皮,顯然已經很久沒有補充水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