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好的花生粉末細膩而香濃,隨後,宋芫將它們倒入蒸籠中。
蒸籠裡已經鋪好了一層乾淨的紗布,以防粉末粘附。
阿牛在變得濕潤而膨脹。
蒸煮後的花生必須趁熱壓榨,於是被迅速轉移到模具中,這是一塊特製的木板,上麵有壓製花生餅的凹槽。
阿牛力氣大,就讓他來壓模具,他用力將木板壓緊,花生裡的油脂也隨之被按壓出來,底部浮出一層淡黃色的油。
大柱叔和石頭看得震驚不已:“真的出油了?”
隨著阿牛用力,花生油像細細的水流一樣,從木板模具的縫隙中緩緩流出,流進
剛榨出來的花生油還冒著熱氣,帶著一股濃鬱的花生香味。
大柱叔和石頭都忍不住湊上來,瞧了瞧這花生油。
“這味道確實香。”
宋芫小心翼翼地將容器中的花生油過濾,用細布輕輕覆蓋在油麵上,將油中的細小雜質一一去除。
過濾後的花生油更加清澈透亮,呈現出金黃色的光澤,讓人看了就心生歡喜。
三十斤花生出了八斤的油,這出油量,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宋芫將過濾後的花生油倒入乾淨的瓶子中,每一瓶都仔細密封。
榨過的油後,還剩不少花生渣,宋芫都收了起來,留著喂家裡的牲畜。
“叔,這是給您的,還有阿牛,這是你的。”宋芫最後分出兩斤花生油給阿牛和大柱叔。
“不成不成。”大柱叔連連擺手,堅決不肯接受。
“叔,咱們之間還用得著客氣嗎?”宋芫不由分說,將裝滿花生油的瓶子塞到石頭的手中,“石頭哥,你就收下吧。”
石頭咧嘴一笑,仔細收好那瓶花生油:“那我就不客氣了。”
大柱叔氣得給了石頭兩個爆栗。
阿牛老早就不跟宋芫客氣了,拿著花生油回家,立刻給牛嬸炒菜。
牛嬸還是第一次用花生油炒菜,聽說這油是花生榨的,而且不用花錢,她也不再摳摳搜搜用油。
她將鍋加熱,直接倒入了小半碗花生油。
花生油一遇熱,便迅速釋放出一種溫和而濃鬱的香氣,其中夾雜著堅果和花生的甜香。
牛嬸深吸了一口油香,不由得想,難怪小宋會種兩畝地的花生,這花生油可忒香了。
那天,她炒了三道菜,每道菜都被一掃而光,連盤子裡的油漬也不剩。
牛嬸第一次對自已的廚藝感到自信,真如小宋所說,想要菜炒得好吃,油可不能少。
她的心中開始盤算,或許明年,她家也應該留出半畝地來種植花生。
這邊,宋芫也用花生油炒了兩道菜。
宋芫吃慣了豬油炒菜,換成花生油,感覺變得清淡了許多。
而宋晚舟倒是吃不出來哪裡不同,覺得大哥炒得菜,都一樣香噴噴的。
沒過幾天,也不知是誰傳出去,宋芫會用花生榨油,村裡的大嬸都紛紛上門討教。
大家都是帶著善意來的,有的還帶上雞蛋、紅棗,宋芫也不好趕人,就乾脆叫上阿牛一起,親自示範一遍給她們看。
一嬸子讚不絕口道:“原來小宋還有這手藝,誰嫁了你家,可是天大的福氣。”
經這一提醒,其他嬸子不自覺打量起宋芫,心裡暗自盤算。
雖說以前宋大樹是個潑皮無賴,可現在不是改邪歸正了嗎。
再說宋芫不僅模樣俊秀,而且言談舉止都顯得十分得體,還是十村八裡出了名的打虎英雄。
家中有十畝良田,再加上這門榨油的手藝,嫁進來怎麼著也不會餓肚子,還能立即當家做主。
家裡的弟妹們,二林和二丫也都漸漸長大。
二林不久就能自立門戶,二丫出嫁時,幾個嫁妝也就打發了。
至於丫丫,就一小丫頭片子,能吃多少糧食。
如此想來,宋芫確實是個不錯的婚配對象。
於是家裡或是親戚那有適齡閨女的嬸子們,便有些意動。
這時,一位大嬸試探性地問:“小宋,你已經過了孝期,打算啥時候成家?”
“這事還不急,二林還在念書,等他學業有成,再考慮個人的婚姻大事。”宋芫三言兩語敷衍了過去。
另外幾個嬸子眼神閃了閃,但因為旁人在場,她們不便多言,便暫時壓下了話題,但心中已經有了自已的打算。
轉眼間,月末悄然而至。
宋芫又要去縣城一趟,去領取這兩個月的分紅。
上個月,他忙著收莊稼,無暇分身,所以一直推遲到現在。
這次,他計劃在縣城停留一晚。
爭渡去私塾念書,家中隻剩下晚舟和丫丫兩個小姑娘
,不便讓阿牛來家中過夜。
宋芫思索片刻,決定讓晚舟帶著丫丫去牛嬸家過夜,這樣既安全又方便。
家中雖然無人,但糧食、驢子和羊都是家中寶貴的財產,需要有人看守。
於是,他讓阿牛來家中,睡在他的屋子裡。
一切安排妥當,宋芫一大早就出發去縣城。
今日的縣城,也跟往常無異,並沒有因為多出一個王爺,而顯得有何不同。
街道上依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商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小販們推著滿載貨物的板車穿梭在人群中,熱鬨非凡。
宋芫像往常一樣,去了那賣餛飩的老夫婦的小攤,要了兩碗熱氣騰騰的餛飩。
餛飩一端上桌,宋芫便舀了幾勺酸豆角,點綴在餛飩上,增添了幾分酸爽。
正當宋芫舀起一個餛飩,準備張嘴時,耳邊突然傳來了一聲響亮的“吸溜~”。
宋芫:“?”
他飛快地轉過頭去,就見一衣著樸素卻唇紅齒白的小孩,蹲在路旁,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他桌上的餛飩,嘴巴不自覺地吞咽著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