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驢車走遠,王嬸才悠悠開口:“小宋可了不得了,還能供他家二林繼續念書。”
旁邊大嬸意有所指道:“王嫂子,你家大花也快十六了吧,要是有好人家,也該抓緊了。”
王嬸若有所思道:“該是這個理。”
周嫂子嘀咕說:“我家二狗也十八了,該尋摸對象了。”
“呸,你家二狗好吃懶做,誰好人家看得上。”
另一大嬸望著驢車遠去的身影,眼睛滴溜溜地轉了轉。
宋芫不知,他剛離開,大嬸們差點又因為他吵了起來。
驢車還未到家門口,狗剩就聽到聲音,“汪汪”叫了起來。
聽到狗吠,宋晚舟就知道肯定是大哥他們回來了,她迫不及待地跑出來,聲音雀躍道:“大哥、二哥你們回來啦!”
宋芫提著東西進了屋,離家兩天,宋芫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那幾株棉花。
然後才洗洗手準備做飯。
不等宋芫開口,宋爭渡就已經主動坐在灶前開始生火。
有個人幫忙燒火,宋芫覺得炒菜都得心應手了許多。
爭渡不在家那段時間,還真是很不習慣。
晚上吃飯,宋晚舟都在碎碎念:“哥,你在私塾住得慣嗎?”
“有沒有人欺負你?”
宋爭渡無奈,再三回道:“在私塾一切都好,沒有人欺負我。”
宋芫出聲提醒她:“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你又忘了?”
宋晚舟隻得老老實實吃飯。
等吃過飯了,宋芫說:“二林,明天記得盯著二丫學字,你不在家這段時間,這小丫頭又懈怠了。”
宋晚舟哀嚎了一聲,小臉瞬間耷拉下來。
晚上洗漱過後,準備入睡,宋芫忽然想起一件事:“二林,你那同窗顧千帆也回來私塾了吧。”
宋爭渡不知大哥為何又提起顧千帆,如實回道:“我剛回私塾沒兩日,他也便回來了。”
“哦。”宋芫說,“哥就隨口一問,沒事了,快睡吧。”
宋爭渡並未多想,闔上眼便沉沉睡著。
第二天,宋爭渡起來,先背了會書,等吃過早飯,就給花圃澆水。
看到開出白絨絨一團的棉花,也沒有多問。
給花澆過水,再打掃羊圈、驢圈,然後就教宋晚舟學新字,盯著她默寫了十個新字,才放她出去玩耍。
這時宋芫拿著張紙,跟他說了下新建房子的事。
宋爭渡微微詫異,但還是說:“一切大哥做主便是。”
見爭渡沒有意見,宋芫就按照之前想好的房屋設計,讓爭渡畫一下設計圖,好拿去請人建房子。
不過兩刻鐘時間,一棟漂亮的三合院子朝躍然紙上。
宋芫滿意極了:“待選定吉日後,哥再去找人開工動土。”
宋爭渡就隻在家中待了一天,到了傍晚,就坐上大柱叔的驢車返回私塾。
接下來的半個月,宋芫一直在找人測算吉日,畢竟這個時代的人比較講究這些,他也隻能入鄉隨俗。
最終算出九月二十日適合破土動工。
宋芫開始尋找“施工隊”,也無需去鎮上招人,村裡就有不少會蓋房子的人。
直接讓石頭吆喝一聲,就召集來了十幾個人。
王家嬸子聽說宋家要建新房子,再看看宋芫,就越發滿意了。
她找上了與宋家交好的孫嬸子,托她上門打聽一下。
孫嬸子便笑著應下了。
這日剛過正午,孫嬸子就提著東西上門,剛到宋家門口,就和另一薑嬸子撞了個正著。
薑嬸子率先開口:“喲,孫嫂子,這可真巧,你也是來找小宋的?”
與此同時,小黎村村口。
一身披黑色鬥篷的少年,騎著馬,沿著曲折的小徑,終於抵達了村口的林邊。
他拉緊了韁繩,駿馬便緩緩地停下了腳步。
少年甩下鬥篷,陽光從樹葉的縫隙中灑落,在他風塵仆仆卻仍不失昳麗的麵龐,投下斑駁的金色光影。
少年正是從北疆歸來的舒長鈺。
舒長鈺跳下馬背,隨手將馬鞭拋給了緊隨其後的暗七。
“你先回去,我還有事。”
舒長鈺甩下一句,朝著張家村的方向抬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