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彈得蓬鬆柔軟,宋芫又把棉花壓了壓,壓得平平整整,準備帶去給牛嬸,請她幫忙做一件小棉襖。
宋晚舟摸著棉花不肯放手,她躍躍欲試說:“哥,讓我來試試唄。”
宋芫斜睨了她一眼:“你會做?”
感覺被大哥小瞧了,宋晚舟很不服氣地說:“我跟鄭嫂子學過一點,不就是一件小棉襖嘛,有什麼難的。”
鄭嫂子就是石頭哥的媳婦,荷花的娘。
宋晚舟從小就與荷花一塊長大,跟荷花娘也很熟悉。
“哦?”宋芫半信半疑,他原本以為小丫頭每次出去都是和小姐妹們一起玩耍,沒想到她還有在學針線活。
不過想到上次讓她縫製的口罩針腳細密,宋芫摸摸下巴想,這小丫頭說不定還真會。
於是他說:“那好,要是有哪裡不會的,就去問問牛嬸。”
宋晚舟把那堆棉花收了起來,接下來的幾天,她都很少出門,在家裡琢磨著怎麼做小棉襖。
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也沒有逞強,而是去請教牛嬸或是鄭嫂子。
幾天時間過去,還真給她做出了一件小棉襖。
小棉襖的外衣,是她小時候穿過的舊衣服,衣袖和手肘部位都有些磨損,但衣服的布料還是很柔軟的。
宋芫摸了摸小棉襖,發現裡麵的棉花縫得很緊實,也不會跑棉。
小棉襖給丫丫試穿過,隻是稍微大了一點,等到冬天,裡麵多穿兩件衣服就正好合適。
宋芫誇獎了宋晚舟一番,並表示過兩天去縣城的時候,會給她帶禮物回來。
“就這點兒針線活,對我來說簡單啦。”宋晚舟語氣帶著點小得意說。
她嘴上說的輕鬆,絲毫不提自已大半夜還點著油燈,琢磨怎麼做小棉襖的事。
到月底,宋芫要去縣城一趟,家裡做飯的事隻能暫時交給牛嬸。
家中雜事繁多,這次宋芫不打算在縣城過夜,爭取早去早回。
天氣漸涼,天亮的時間也越來越晚。
卯時,天還是黑的。
宋芫起床後,沒來得及穿上外衣就打開了門。一陣涼意襲來,他不禁打了個寒顫,趕緊披上外衣,洗漱起來。
沒時間做早飯,好在昨晚的晚飯蒸了幾籠饅頭,還剩下一些。
他拿起兩個饅頭,邊啃著,邊跳上驢車。
“叔,今天又要麻煩您了。”
大柱叔乾巴巴說道:“不麻煩不麻煩。”
頓了頓,他又說:“你家的驢也差不多能拉車了吧。”
宋芫說:“下個月就讓它試著拉車。”
宋芫已經讓牛叔打了一個板車,下個月他就能自已趕驢車去縣城了。
宋芫三口兩口吃完手中的饅頭,湊過來,笑眯眯地說:“叔,這毛驢要怎麼趕?您教教我吧。”
“好嘞。”大柱叔往旁邊挪了挪,“你坐過來點。”
恰巧這時,毛驢犯懶,不太願意走。
大柱叔揮著手中的小鞭子,輕輕一甩,隻聽“啪”的一聲響,毛驢立刻加快腳步跑了起來。
天剛蒙蒙亮,勉強能看清前麵的路,不用擔心會一頭栽進田溝裡。
大柱叔難得說了一長串話:“趕驢沒那麼難,隻要跟它熟悉起來,它就能聽懂你說的每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