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正進展到男主與同鄉宋二林進京,準備參加明年的春闈。
但到京城後,宋二林閉門苦讀,而男主卻沉迷於花天酒地,四處遊蕩,與幾位姑娘糾纏不清。
在這些姑娘之間的爭風吃醋中,新年悄然過去,轉眼間已是二月。
就在這時,男主突然熱情地邀約宋二林出門參加聚會。
宋二林本不願去,可男主顧千帆卻說,這次聚會的發起者是名噪當時的大儒裴景陽。
他對景陽先生仰慕已久,於是便欣然參加聚會。
參加此次聚會的學子們無數,都是聽聞景陽先生的大名而來,以盼能得到對方的指點。
在聚會中,宋二林大放異彩,並被景陽先生當場收為入門弟子,一時間風光無限。
宋芫第一次看到這裡時,就覺得怪異,按照小說一貫套路,這像是男主該有待遇才對。
二林一個對照組就這麼高調,可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接著便是春闈,會試考完三場出來,正等待張榜公布成績。
就在這時,有學子告禦狀,聲稱試題被泄露。
皇帝聞訊大怒,立即下旨嚴查此事。
禮部尚書親自主持調查,禦史台也派出了得力乾將,參與查案。
經過一番深入的調查,發現竟是主考官泄的題。
說巧不巧,這位主考官正是景陽先生的大弟子。
景陽先生也因此受到牽連,結果並未查出什麼,但調查卻意外地指向了宋二林。
在景陽先生贈予宋二林的書中,竟然發現了被泄露的試題。
景陽先生被打入牢獄,而宋二林也未能幸免,不僅功名被革,還在獄中遭受了嚴刑拷問。
宋二林咬死不承認,甚至寫下血書,以示清白。
血書字字泣血,句句鏗鏘。
可仍是無用。
後來還是景陽在獄中選擇了自我了斷,臨終前,他懇求皇帝寬恕宋二林一命。
最終皇帝念在景陽先生過往的功績,便大發慈悲釋放了宋二林。
宋二林在牢獄中遭受了嚴刑拷問,即便最終得以釋放,他那被摧殘至極的身軀,也已無力承受返鄉的長途跋涉。
在歸途上,他帶著滿身的傷痛與汙名,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他的生命如同一段被強行折斷的旋律,留下了無儘的冤屈和未完成的心願。
【宋二林緩緩抬起頭,目光穿透那層厚重的灰霾。他眼中的的光,如同被無形的陰影吞噬,逐漸消逝,最終隻剩下一片絕望的黯淡。】
【他再也走不動了。】
【最終他倒在路邊,嘴裡吐出的最後一句話是:“二丫,對不起,哥哥不能帶你回家了……”】
看到這段文字,宋芫感覺心臟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捏住,呼吸變得困難。
他第一次看到這段劇情時,還隻把原著的人物當做紙片人,沒有太大的觸動。
可隨著這半年多的相處,他已經將宋爭渡當做了親弟弟看待。
看到原著中二林的悲慘結局,宋芫頓覺心頭一陣悲痛和憤怒。
他深知二林的為人,他正直誠實,是不可能做出作弊這種卑劣行為的。
宋芫相信,如果二林在考試時發現試題與景陽先生書中的內容驚人地一致,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向考官揭發。
但是他沒有。
這意味著他甚至在進入考場之前,都沒有看到過那些所謂的試題。
這無疑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陷害!
宋芫隻是想不明白,試題是怎麼出現在景陽先生那本書裡的?
不管如何,到時候隻要讓爭渡避開那次聚會,彆跟景陽先生牽扯上關係就成。
隨著宋二林下線,故事的視角重新轉回到男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