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他還去了一趟鎮上,買回來十幾斤羊脊骨,打算今日用來熬湯。
這樣葷素搭配,還有肉湯,整桌酒席都體麵了幾分。
宋芫進來,跟陳師傅打了聲招呼,又跟幾個嬸子說:“今日要辛苦嬸子們了。”
牛嬸道:“小宋,你去忙你的,不用招呼咱們,一會兒客人要來了。”
“那好,嬸子們先忙。”宋芫說完便走了出去。
宋芫一離開,孫嬸就笑著說:“這小宋現在真是越來越能乾了。”
旁邊洗蘿卜的王嬸忽然說:“這麼大一個宅子,要一百兩銀子吧。”
陳師傅插話道:“一百兩銀子?哪能啊,起碼要這個數。”他比了幾根手指。
其他嬸子倒抽一口涼氣,不由得羨慕:“那嫁給小宋的姑娘有福了。”
王嬸目光閃爍幾下,垂下頭默不吭聲地洗著蘿卜。
這次來幫忙的幾位嬸子都是牛嬸喊來的。她看王嬸做事麻利,便請她來幫忙。
她哪知道王嬸還曾打算把女兒許配給宋芫,畢竟這件事當時隻有孫嬸知情。
王嬸本不願意來,可一聽說來幫忙的都有十文錢工錢,這才答應過來的。
“可沒那麼多。”牛嬸趕緊說,“小宋還跟人家借了不少銀子。”
這還是石頭的說辭,之前敲打瘌痢眼那幾人時,就說過宋芫兜裡沒幾個子了。
可沒過多久,宋芫又蓋起了大院子,那他前麵說的話,不就是假的嗎?
石頭愁得頭發都掉了,隻能胡謅說,宋芫是找人借的銀子。
甭管瘌痢眼他們信不信,反正隻要有人來問,都這麼說。
因此牛嬸開口一說,大家是半信半疑:“蓋幾間正屋不就得了,乾啥還費事借錢多蓋一個院子?”
牛嬸乾脆瞎扯一通:“小宋明年打算成親,那姑娘模樣極好,像大戶人家出來的小姐,自然要有個像樣的家。”
王嬸聽到這裡,手中的蘿卜差點沒拿穩,她心裡五味雜陳,既羨慕又有些不甘。
“那姑娘是誰家的?”李嬸好奇地問,她手裡的菜刀在蘿卜上飛舞,動
作麻利。
牛嬸含糊說:“舒家的。”然後她又將那舒姑娘誇了又誇。
王嬸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心裡的不平衡感愈發強烈。她女兒雖然沒讀過書,但也是勤快能乾,怎麼就比不上人家了?
“好了好了,大家彆聊這些了,趕緊乾活吧。”孫嬸見王嬸情緒不對,趕緊轉移話題,“快點把這蘿卜都切好,晌午還得準備宴席呢。”
眾人應了一聲,繼續忙碌起來。
今日既是上梁,也是喬遷,自然要辦得熱熱鬨鬨的。
宋芫特意邀請了村裡相熟的人家,有牛家、大柱叔一家、和全子他們。
近的有舒長盛、冬生一家,何方夫妻,遠的就滅霸幫的鷹哥幾人,再加上林逸風。
他出來看了下天色,估摸著將近巳時,差不多該上梁了。
這時客人也陸陸續續到來。
最先到的竟然是舒父舒母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