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背地裡是免不了被村民討論,大多都嗤之以鼻,也有人暗自咒罵宋家人天打雷劈。
甭管村裡人私底下怎麼說,卻沒有一個人,敢到宋芫麵前指指點點,沒見那日連老族長,都是被從宋家抬出來的嗎?
牛嬸隻在心裡感慨片刻,隨即便將注意力放到桌麵的丫丫身上。
小家夥好奇地四處張望,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在每一件物品上都停留了一會兒。
她小手不時地伸出去,想要抓住什麼。
然後,她抓起了麵前的《三字經》,翻開翻看了看。
牛叔見狀,樂嗬嗬地說:“看來我們丫丫將來是個讀書人,能識文斷字,有學問。”
不過小家夥看了一會兒,就不感興趣地扔下《三字經》。
“丫丫,這裡這裡。”宋晚舟拍著手,試圖勾引丫丫過去。
丫丫往前爬了爬,看都不看一眼那些筆墨紙硯,和針線簍。
忽然她伸出小手,一把抓住了那把小短劍,高興地揮舞起來,再也不肯放開。
宋晚舟撅起嘴:“怎麼是小劍。”
牛嬸驚訝地笑了:“哎呀,看來咱丫丫將來是個女俠呢!”
宋芫覺得都好,他抬手摸著丫丫的頭頂的小角:“無論是文是武,隻要丫丫喜歡,我都支持。”
這日,大家陪著丫丫,熱熱鬨鬨地過了一個生辰
。
傍晚又開始下雪,直到天黑都未停歇。
宋芫燒了火炕,忙不迭地鑽進被窩裡,等身子都暖和起來,他意識進入空間廚房,倒騰起冰箱。
今日份的蘋果先取出來。
他拉開抽屜,就看到裡麵有三個小橘子。
“哇!是砂糖橘!”宋芫驚喜地叫到,他迅速地拿出小橘子,剝了皮,一口一個,甜滋滋的,不一會兒就炫光了。
他砸吧砸吧嘴,又翻出一盒草莓,接著炫。
他邊炫著草莓,拿出之前沒織完的圍巾,接著織。
這樣又過去兩日,宋芫終於把圍巾織好了。疊好收起來,等舒長鈺回來再送給他。
過了晌午,宋芫坐在火盆前,搓著手取暖,突然聽到有敲門聲。
這麼冷的天誰會過來?
宋芫走出去開門,卻見門外的是村裡豆腐坊的正明叔。
正明叔用碗裝了一塊豆腐,遞給他:“小宋,這是早上剛磨的豆腐,你拿去吃。”
“還是叔疼我,我也好些日子沒吃過您磨的豆腐了,正嘴饞著呢,您就親自上門給我送來了。”宋芫接過碗,笑嘻嘻說道。
聞言,正明叔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宋芫將人請進屋:“叔,您今日過來是有事嗎?”
正明叔伸出手烤火,說道:“小宋,我聽說大柱家那啥火炕,是跟你家學的,我看了好像還夠暖和,也想給家裡盤兩個。”
最近聽說,張大柱給他家老爺子盤了火炕,燒一次火,能暖上一整晚。
他本來還不信,昨日特意去了張大柱家看過,確實是暖和,但能不能暖一晚上,還有待考證。
但大柱都給能老爺子睡上了,應該不會騙人。
他家裡孩子多,被子不暖和,湯婆子也涼得快,半夜總是被凍醒,昨兒還病了一個。
要是能燒個火炕,也不怕凍著了。
宋芫便說:“這火炕是我一個朋友盤的,他家在鎮上,您要是想盤炕,可以去找他。”
略停頓一下,又道:“不過請他盤個炕,要一百文錢。”
聽到這個價格,正明叔不禁皺了皺眉,顯得有些猶豫:“這麼貴啊。”
宋芫笑笑:“彆說整個鎮,就咱十裡八村,會盤火炕的就他一個,再說家裡火炕盤得大,睡五六個人都不成問題。”
“這個價是絕對劃算的。”
“我再想想。”正明叔道,他隨後略坐了會兒,便起身說要回去了。
宋芫於是將他送到門外。
沒過幾日,宋芫就聽說,瘌痢眼一夥人給正明叔家盤了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