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有好幾家私塾,宋芫也不確定是哪一家,但他還是決定先去鎮上打聽打聽。
他一家一家私塾地問過,可都沒有姓趙的,或是有,但是年紀對不上。
根據原著中描述,青年二十歲出頭,而顧千帆高中狀元是七年後的事,這時候對方應該才十三四歲左右。
他走進一家規模較小的私塾,裡麵傳出陣陣讀書聲。
他禮貌地向夫子問好,然後再次講述起那個趙姓少年的特征。
這位夫子捋著胡須,沉思良久後說道:“我這裡倒是有幾個姓趙的學生,不過年齡都不太符合你所說的。在鎮東橋鎮東橋那還有一家私塾,或許你可以去那裡找找看。”
鎮東橋那邊的私塾,那不正是他家二林讀書的那家私塾嗎?
這時宋芫忽然想起,二林有個同窗,正是姓趙,年紀也對的上。
他急匆匆地趕往鎮東橋的私塾。
到了私塾,宋芫給門房塞了銀子,請他幫忙叫趙家平出來。
一刻鐘後,趙家平走了出來,看到是宋芫,他先是驚訝,然後禮貌地問道:“宋大哥,是有什麼要緊事嗎?”
宋芫看著趙家平,語氣認真:“我此次前來,是有一些事情要問你。我聽聞你有個弟弟,不知是否屬實?”
趙家平臉色微變,眼神中閃過一絲悲傷,緩緩說道:“宋大哥,我確實有個弟弟,隻是……他去年染了風寒,不幸夭折了。”
若說趙家平資質平平,而他弟弟趙家棟卻自幼聰慧,勤奮好學,是全家人的希望。
趙家平也很疼愛這個弟弟,平日裡總是儘自己所能照顧他。
然而,就在去年,弟弟感染了風寒,久病不愈。
趙家父母心急如焚,四處尋醫問藥,卻在慌亂中買到了顧家的藥。
小兒子服用後,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日益加重,最終在痛苦中離世。
起初趙家平以為隻是弟弟的病情太過嚴重,無力回天。
可這幾日偶然聽到一些關於顧家藥有問題的傳聞,他心中漸漸生起疑慮,但這會兒,他還僅僅隻是懷疑。
宋芫問他:“那你可還記得,你弟弟吃的藥有沒有留下一些?”
趙家平微微蹙起眉頭,努力回憶著,片刻後說道:“宋大哥,我不太確定有沒有留下藥。當時弟弟病得厲害,一家人都慌了神,也沒顧得上留存藥。不過,我可以回家問問我娘。”
“我載你過去。”宋芫連忙坐上驢車,招呼趙家平上來。
一路上兩人都沉默不語,氣氛有些凝重。
趙家就住在鎮上,兩刻鐘後,他們來到了趙家。
趙家平迫不及待地衝進屋內,宋芫也緊隨其後。
趙家平的母親趙氏正在屋內做著針線活,看到兒子匆忙跑進來,後麵還跟著一個陌生人,不禁有些驚訝。
“平兒,這是怎麼了?”趙氏站起身來問道。
趙家平急切地說:“娘,這位是宋大哥,他來問弟弟吃的藥有沒有留下一些。”
聞言,趙氏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眼眶也紅了起來。
“那藥……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留下。當時家棟病得那麼重,我們都亂了方寸。”
宋芫上前一步,溫聲說道:“大娘,此事關係重大,請您再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