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宋家可謂門庭若市。
從清晨開始,就不斷有人上門送東西,有的提著自家種的菜,有的抱著一籃子雞蛋,還有的抱著幾隻毛茸茸的小鴨子。
“小宋,這是我家地裡剛摘的豆角,你嘗嘗,可嫩了。”張二叔一邊說,一邊將一捆捆豆角塞給宋芫。
“謝了叔。”宋芫連忙說。
張二叔擺擺手,爽朗地笑道:“客氣啥,我家大源還在你田莊修水渠,多虧你給的活計,讓咱農閒時也能有點收入。”
說罷,轉身離去,又忙著去田裡乾活了。
接著,全子媳婦挎著一籃子雞蛋過來:“小宋,這是我家母雞下的蛋,你拿去補補身子。”
“宋大哥,我爹剛做的豆腐,讓我給你拿兩塊。”正明叔家小兒子端著碗豆腐上門。
“大哥哥。”這時,狗蛋抱著一窩小鴨子過來,“這是我家剛孵的鴨子,你拿去養著。”
宋芫看著那窩剛出生小鴨子,嘴角抽了抽:“狗蛋,你咋把鴨子抱出來了?快趕緊抱回去,一會兒你娘來揍你了。”
把狗蛋給勸走後,宋芫忙不迭關上門。
一上午,家裡來來往往的人就沒斷過,他什麼事都沒做成,光忙著接待村民們了。
宋芫揉了揉笑得有些僵硬的臉頰,看著院子堆了滿地的農副產品,頓時哭笑不得。
這些村民們說也現實,若是沒一點好處,他們平時連宋家的門都不會登。
可一旦嘗到甜頭了,便一窩蜂地湧來。但這也不能全怪他們,畢竟生活艱難,誰不想過得更好一些呢?
平日裡,這些村民們或許為了幾文錢斤斤計較,為了一塊地的邊界打得你死我活,而這些爭執和計較,很多時候都是生活所迫。
他們張家村還不算最窮的,畢竟靠著山與一條小河,莊稼收成還算過得去,再偶爾進山,撿點山貨,一年到頭也能勉強維持生計。
至少宋芫從沒聽說餓死過人。
而最裡頭還有個劉屯村,那才叫一個貧困潦倒。
窮山惡水出刁民,劉屯村村民更是出了名的蠻橫,男的好勇鬥狠,女的潑辣難纏。
總之,劉屯村在十裡八村的名聲一直不好。
扯遠了。
宋芫現在很是糾結,田莊的水渠頂多再修一個月就完工了。
村裡人乾完了這樁活,又沒了進項,總不能都雇傭他們來自家田莊當短工吧。
還是之前那個原因,全是張家村的人,不好管理,容易生出各種事端。
因為修水渠是短期工程,石頭勉強還能壓得住他們。
但若時間長了,必然會生出各種幺蛾子。
宋芫想想就覺得腦殼疼,撂下不管也不成,彆看村民們現在對他感恩戴德,一旦沒了進項,指不定又會生出什麼事端。
像牛嬸說的,繼續在村裡安穩地過日子,就不能把大家都得罪狠了。
不然往田地莊稼裡使點壞,那可真是後患無窮。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還是得給他們找一個長久之計。
“二林二丫,你們把東西都搬到廚房,我出去一趟。”宋芫喊了聲,就背著手出門去了。
他打算出去轉轉,看看有沒有什麼適合村民們的長久生計。
此時正值初夏,路旁的田野裡,莊稼鬱鬱蔥蔥,就連田埂上的雜草都格外茂盛。
宋芫目光不經意掃過腳邊的雜草,忽然覺得長得最是茂盛的那幾株有點眼熟。
再定睛一看。
呃,這不是番茄嗎?
怎麼長這裡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