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薄衫(1 / 2)

宋芫忍不住一連吃了好幾塊,才想起旁邊的舒長鈺。

他笑著將一片薯片遞到舒長鈺麵前,“來,你也嘗嘗。”

舒長鈺微微挑眉,俯身張嘴咬住薯片,伴隨著薯片在口中發出的清脆聲響,他的眉毛輕輕上揚,眼中流露出一抹意外的神色。

“這味道……倒是新奇。”他的聲音依舊懶洋洋的,但語氣中卻多了幾分讚賞。

宋芫見舒長鈺喜歡,心情大好,他說:“這番茄粉和黃瓜粉都是我自己做的,搭配薯片吃,味道特彆好。”

“我還在嘗試其他的調料,比如香櫞,看看能不能做出更多口味來。”

宋芫說著,又拿起一塊黃瓜味的薯片嘗了嘗,初入口時,黃瓜的清新香氣瞬間在口腔中四溢開來。

那股清爽之感如同春日裡的一縷微風,輕輕拂過味蕾,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好吃!

宋芫指著那黃瓜味的薯片:“這個味道也很不錯,你再試試。”

舒長鈺伸手拿起一片黃瓜味薯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但很顯然他更偏愛番茄口味的,對於黃瓜味就顯得興致缺缺。

兩人你一口我一口分吃完薯片,宋芫吃完最後一片,意猶未儘地舔了舔指尖殘留的黃瓜粉。

再看著空空如也的簸箕……

糟糕!忘了給暗七留一些了。

他隻好又炸了幾鍋薯片,直到將番茄粉和黃瓜粉都用完了,才心滿意足地停下。

另外裝出兩份,剩下的讓鄭管家拿去分給莊子裡的其他人,西院那邊也送一份過去。

“您要記下他們的反饋,我好改進口味。”宋芫一邊擦著手,一邊對鄭管家說道。

鄭管家笑著應下:“好的,主子。”

“走了,咱們去書房。”宋芫對舒長鈺說。

一進書房,宋芫蒼蠅搓手,笑得一臉討好:“舒長鈺,再幫我寫個招牌唄。”

舒長鈺微微抬眸,瞥了宋芫一眼,“又來?你當我很閒?”

宋芫連忙湊上前,雙手合十,溫言細語:“我寫的字不好看,你就再幫我這一次吧。”

舒長鈺字寫得好,那鐵畫銀鉤的招牌往門上一掛,連鋪子都蓬蓽生輝了許多。

“不幫。”舒長鈺輕飄飄地吐出兩個字。

宋芫瞬間變臉:“那你想怎樣?”

舒長鈺抬手挑著桌上的一支毛筆,漫不經心地說道:“晚上穿那身紅色薄衫,我便考慮考慮。”

那身薄得幾乎透明的薄衫?

宋芫臉上蒸騰著熱氣:“你這要求也太過分了吧!”

舒長鈺卻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怎麼?不願意?那這招牌你就彆指望我幫你寫了。”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宋芫最終還是妥協了:“好,我穿。但你一定要把招牌寫得漂亮。”

“紙拿過來。”舒長鈺微微揚起下巴,示意宋芫將紙遞給他。

宋芫趕緊從桌上拿起一疊紙,遞過給他。

“鋪子的名字想好了嗎?”舒長鈺一邊接過紙,一邊問道。

宋芫昂了聲:“就叫喜洋洋。”

舒長鈺:“……你認真的?”

宋芫嘿嘿一笑:“怎麼?不好聽嗎?多喜慶呀。”

舒長鈺蹙著眉頭:“實在是……俗不可耐。換一個。”

“不行,就叫喜洋洋。”宋芫堅持。

舒長鈺不再說話,拿起筆,隨意地在紙上寫下“喜洋洋”三個字。

宋芫雙手交疊搭著下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紙上的“喜洋洋”三個字,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果然還是舒長鈺的字寫得好,一筆一畫猶如刀刻斧鑿般有力,又似行雲流水般自然,簡直賞心悅目。

“行了,晚上可彆忘了。”舒長鈺放下筆,彎唇笑得肆意。

宋芫臉上的笑容一僵,想到那件薄衫,他就有些頭疼:“那個……能不能換個條件?”

舒長鈺挑了挑眉:“不行,說好了的。”

宋芫隻得硬著頭皮答應了:“好吧,我穿就是了。”

他趕緊拿著舒長鈺寫的字,去請人做招牌。

等回來時,日頭已漸漸西斜。

鐘會他們歇了兩個時辰,陸續起來,在收拾帶回來的貨物。

“鐘哥,這是我剛做的薯片,來嘗嘗。”宋芫招呼鐘會幾人。

鐘會笑著走過來,拿起一片薯片放入口中:“嗯,味道不錯,小宋,你這手藝越來越好了。”

小五、小六幾人也紛紛湊過來,各自拿了一片薯片品嘗。

小五嚼了幾口,眼睛放光:“宋哥,這薯片真是太好吃了!又香又脆,比咱以前吃過的那些零嘴都強多了。”

“我正是打算下個月開個小鋪子專門賣這些零嘴。”宋芫笑著說道。

眾人一聽,都興奮起來。

小六連忙說道:“宋哥,這肯定能行,就這薯片的味道,保管一開張就有好多人來買。”

就像悅茶一樣,肯定能火遍全城。

“各位記得到時候多來捧場。”宋芫笑眯眯說。

眾人都表示一定會大力支持。

閒話幾句後,鐘會問宋芫:“我回來時,聽聞縣裡鬨蝗災,你這邊的莊稼都沒事吧?”

喜歡美食博主在古代發家致富請大家收藏:美食博主在古代發家致富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還好提前收到消息,莊稼全都搶收回來了。”宋芫說。

“沒事就好。”鐘會忍不住歎息一聲,“我回來路上,看到有些地方的莊稼損失慘重,蝗蟲過境之後,幾乎是寸草不留。”

小五小六幾人也麵露憂色,小五開口道:“隻怕接下來這糧食價格要漲了。”

他們幫會幾十張口要吃飯,之前買的米麵可能還不夠吃半年。

見氣氛有些沉重,鐘會隨即岔開了話題,他三言兩語便交代完這十幾天的經曆。

他們從雲山縣到廣安府,光是趕路就耗費了四天時間。

途中經過溪竹縣時,還遭遇了城門官兵的刁難,花了不少銀錢才得以通行。

到了廣安府後,他們直接在鬨市擺起了攤位,很快便賣出一半寒瓜。

廣安府畢竟是大府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他們對寒瓜這種新鮮玩意兒十分感興趣,出手也大方,往往不問價格,就直接買下。

後來運氣好,又趕上知府家的老夫人過壽,一口氣將剩下的寒瓜全包了。

管家也不還價,直接按高價付了錢,還額外給了賞錢,真不愧是高門大戶,財大氣粗又講究排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