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賬房先生(1 / 2)

過了秋分,日照漸漸變短,酉時剛過,天色就已昏暗。

忙活了一整日,終於將棉花都處理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是等鄭氏把棉布織好,然後就能做被褥棉襖。

晚上吃過飯,鄭氏拎上一筐棉線歸家去了。

棉線還得經過洗、染、漿等一係列工序,才能變得堅韌耐用,織出的布也更加光滑細膩。

鄭氏問過宋芫要的花色和樣式,心裡便有了底。

回到家中,鄭氏一刻也沒停歇,先將紡好的棉線纏在一個簡易的木架上,把成團的棉線拐成一束束整齊的線縷。

這樣便於後續的漿洗和晾曬。

石頭見她這般忙碌,心疼地說道:“媳婦,你先歇歇,彆累著自己。”

鄭氏白了他一眼:“歇啥歇,這活兒不趕緊做完,咋給小宋交差?人家對咱們這麼照顧,咱可不能耽擱了事兒。”

石頭無奈地搖搖頭,知道勸不住媳婦,便也跟著搭把手。

夜越來越深,鄭氏終於把棉線都整理好。

她捶了捶發酸的腰,長舒一口氣。

第二天一早,鄭氏就起來把棉線拿到河邊清洗。

最近河水漲了一點,村裡人吃水也沒那麼緊張了。

趕著天氣還暖和,村民們又補種了一些莊稼,想著在下雪之前能有些收成,也能熬過這個冬天。

洗完棉線,又馬不停蹄地開始染色。

現今的染料都是用梔子、木藍等植物製成,顏色雖然不算豐富,但也能調出幾種耐看的色彩。

鄭氏按照宋芫的要求,染出了幾種深淺不同的顏色,晾曬在院子裡,五彩斑斕的,倒也好看。

過了一日,棉線晾乾,鄭氏又開始漿線。

她把米漿熬得濃稠,將棉線在裡麵浸透,漿過的棉線會更加的堅韌耐用。

等棉線晾乾,便可以開始織布了。

鄭氏坐在織布機前,開始織起布來。

織布機的聲音“哐哐當當”響個不停,鄭氏的雙手熟練地穿梭於經線之間,梭子帶著緯線飛快地來回,不到片刻,一小段布就已織出。

這幾日宋芫也沒閒著,在作坊、莊子和家三頭跑。

最近作坊倒是沒再出什麼亂子,高若望那邊暫時還沒有眉目,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宋芫也不著急,他反而趁著這個空當,將所有幫工的家世都調查了一遍。

陳大家裡世代務農,父母身體還算康健,底下還有個年幼的妹妹。因著今年天災收成不好,日子過得艱難,這才出來找活計。

李醜父母早亡,孤身一人,之前在飯館幫廚也受了不少欺負,但好在練就了一手好廚藝,也能吃苦。

楊歡家境普通,而他為人憨厚老實,乾活從不偷奸耍滑,就是性子有點木訥,不太會與人交際。

而趙六的爹娘之前是開小吃攤的,雖然辛苦,但也能讓一家人勉強度日。後來家裡出了事,還欠了不少外債。趙六沒辦法,隻能出來做工掙錢。

至於魏陶兒……

宋芫打聽到魏家的情況後,腦子突然閃過一句:“酗酒的爹,體弱的娘,嗷嗷待哺的弟妹,和破碎的他。”

當然魏陶兒可不是逆來順受的性格,他腦子靈活,剛學會走路,就懂得幫彆人乾活混口飯吃。

後來長大一點,便四處闖蕩找生計。

之前他在一家飯館當過跑腿的夥計,也在街頭賣過藝。

魏陶兒脾氣衝,平日裡倒還好,但若是有人故意刁難他,他定是要當場懟回去,從不吃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