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也來了人,是黎秀蘭的爹娘和幾個哥哥嫂嫂。
他們自然也認得宋芫,並朝宋芫多看了兩眼,心裡納悶,這姑爺怎麼還認識舒家這位?
宋芫並未察覺到黎家眾人那充滿疑惑的目光,正與何方熱絡地交談著。
“何哥,小侄子取名了嗎?”
何方拍了一下腦門:“哎呀,光顧著高興,還沒跟你說呢,這孩子取名叫何瑞,小名就叫瑞兒。希望他以後能祥瑞安康,順遂一生。”
“這名字寓意好,瑞兒以後定能茁壯成長,前途光明。”宋芫說。
何方笑容滿麵:“借你吉言,我這當爹的,就盼著他能順順當當的。”
很快上了酒席,眾人紛紛入席。
宋芫被何方安排在了身邊的位置。
何方端起酒杯,站起來說道:“今天多謝各位親朋好友來給小兒慶賀滿月,大家吃好喝好!”
眾人紛紛舉杯響應,一時間觥籌交錯,熱鬨非凡。
宋芫也笑著與眾人碰杯,偶爾和身旁的何方低語幾句。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賓客們吃飽喝足,陸續告辭離開。
宋芫也起身準備回去,何方拉著他的手說道:“兄弟,彆急著走,再陪我坐會兒。”
宋芫笑著應道:“行,那我再陪你聊聊。”
此時,屋子裡已安靜了許多,隻剩下何家的幾個近親還在。
黎秀蘭在屋裡陪著她娘和兩個嫂嫂,小聲地說著話。
這時,黎母注意到邊上宋芫帶來的賀禮,那是一匹上好的布料和一床柔軟的小棉毯。
黎母不禁問道:“這是何人送的?”
黎秀蘭看了一眼:“好像是小宋送的,說給孩子做幾身小衣服。”
“是舒家那位、那位……”黎母一下子卡住了,似是不知該如何稱呼宋芫,說他是舒家的姑爺也不對,媳婦那就更不對了。
“是他。”黎秀蘭笑了笑,“娘,你叫他小宋就行了。”
黎母點了點頭,拿起那匹布料仔細端詳著,說道:“這小宋出手倒是大方,這布料也太上乘了,想來不便宜。”
這一匹布彆說隻給小孩做幾身小衣服,給全家人做幾身衣服都夠了。
還有這床小棉毯,摸著又軟又暖和。
兩個嫂嫂湊近了看一眼:“這布料不像是麻和葛織的。”
大嫂忍不住用手多摸了幾下,驚歎道:“這般柔軟的料子,我還是頭一回見,不知得花多少銀錢才能買到。”
“聽小宋說,這是自家種出來的棉,織成的布。”黎秀蘭解釋道。
大嫂一臉難以置信:“自家種的?這可真是稀奇,能種出這麼好的棉來。”
二嫂頓時心癢癢的,想開口問自家小姑子,能不能問那小宋買買些棉布,就聽黎秀蘭道:“小宋那也就織了幾匹布,還是記著咱家瑞兒滿月,才特意送了一匹過來。”
一聽黎秀蘭這麼說,二嫂便知道買棉布的事兒怕是沒指望了,臉上的期待瞬間消失,忍不住嘟囔道:“唉,真是可惜了。”
“咱也是借了瑞兒的光,才有這等好布料。”黎秀蘭笑著說道。
黎母放下布料,拉著黎秀蘭的手:“這小宋與姑爺關係這般好,倒是難得。”
正說著,何方從外麵走進來,笑著對黎秀蘭說道:“秀蘭,你陪娘和嫂嫂們再聊聊,我送送小宋。”
黎秀蘭應道:“好,你們慢些。”
出了何家大門,宋芫說道:“何哥,回吧,彆送了。”
何方拍了拍宋芫的肩膀:“行,那你路上小心點。”
宋芫揮揮手,坐上馬車回了莊子,這剛到門口,就見一人在門口站著。
宋芫眯起眼睛,仔細瞧去,卻見背影有幾分眼熟。
等到那人轉身過來,宋芫一下子認出,這人正是前不久被他惦記過的王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