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張鬱青的幫助習,吳慶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元旦假期。
放假歸來,吳慶信心滿滿的步入期末考試的考場。
第一個科目是語文,這沒有什麼問題,是個華夏人,語文考試就不會有大問題。
從小到大學習最多的科目就是語文,就算語文成績的排名不高,但是分數上的差距也絕對不會很大。
因為大家都半斤八兩,你能考九十多分,我就能考一百多分,大部分人都在這個區間裡麵。
吳慶平時喜歡看書,語文成績自然也差不到哪裡去。
當然,也不算太好,因為他看的書大部分是閒書。
第二個科目是數學。
這個是吳慶的強項,數學考試的成績他一直在班級裡名列前矛。
兩個科目考了一天,其他的時間用來複習。
第二天,上午的考試科目為生物地理,合卷。
初二下學期就要進行生地會考了,現在這個階段,生物地理這兩門科目是最重要的。
這兩門對於吳慶來說,也是比較擅長的,沒有什麼壓力,輕鬆拿下。
下午的考試科目為政治、物理。
一個文科科目配一個理科科目,校領導大概是想讓學生們換一換腦子。
政治主要在於手要不停的寫,有句話說的好,文科的題目我可能不會,但是我總能寫點東西出來。
不過,初中的政治題也難不到哪裡去,把書本上的知識點背好、背熟,就能考一個不錯的分數了。
第三天,上午考試的科目為曆史。
這個科目也是吳慶的強項,平時什麼書籍都有閱讀的他了解了很多曆史知識。
對於他來說,曆史更像是故事一樣。
本來也是,曆史這個科目,小時候叫故事,上學時叫知識,長大後是本事。
吳慶對於曆史還是挺有興趣的,也許高中的時候他會選一個文科專業吧。
不過,下午的考試,就讓吳慶有點頭疼了。
因為,下午的考試科目是,英語。
作為一個英語從來沒有及過格的純種英語學渣,吳慶保持著一種對英語的痛恨。
自己是一個華夏人耶!
又不想著出國,學英語有什麼用處?
年紀還尚小的吳慶現在還不會想到,英語這個科目是伴隨著我們華夏人一生的東西。
從小學開始,學校裡就開設了英語課程。英語更是中考和高考的重要科目。
在高考中,英語所占的分值跟數學、語文,是一樣的。
即使到了大學,本科期間還要過大學英語四級才能畢業。
如果有幸讀了個研究生,英語甚至要過大學英語六級才能畢業。
出了社會,英語的能力更是麵試官考核麵試者的一項重要指標。
大部分公司對英語能力的要求都有一項硬性的指標。
甭管這玩意用不用的上,隻要你還處在華夏的這個社會氛圍裡,你就必須要學好英語。…
顯然,這些東西,吳慶是意識不到的。
也沒有哪個初中的孩子能意識到這些東西,學生們願意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最主要的是因為要考試,考不好會被批評。
吳慶不是那種很在意家裡人批評的學生,他隻想學自己覺得有用的東西。
所以,這就導致了他偏科極其嚴重。
而且英語這門科目,它是需要要花費大量的碎片化的時間來積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