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預備中(1 / 2)

在燕黎離開後,陳榕的生活實際上沒發生什麼大變化,隻不過吃飯的時候多一個人少一個人的區彆,以及她相對來說更空閒一點了。

天氣漸熱,但陳家堡所處山坳地勢天然,頗有些冬暖夏涼的意思,溫度比外頭低上兩三度,到了夏天,中暑的人應當也不會多。

雖說燕黎剛走,但陳榕並未乾等著。她提前做的準備,主要是兩方麵的,一是相廣成那邊,她讓他多弄點霹靂火出來,二是翁茯苓這邊,她讓她儘快招收更多的學徒,學會外傷的急救處理。

即便跟齊王府結盟,陳家堡也不會派人去加入齊王府的軍隊進行戰鬥,避免讓陳家堡人有損傷才是陳榕與齊王府結盟的重要原因。但是,她可以給齊王府的軍隊提供醫療保障,比如,為齊王府培養一支百人以上的醫療隊伍,可以大大降低齊王府的減員率,上過戰場有經驗的老兵若能傷好後再上戰場,是對軍隊戰力的極好提升。

陳榕穿來的時間,可以說有點不幸,也可以說有些幸運,周邊總有連綿不絕的流民可以增加陳家堡的人口,而翁茯苓和相廣成要招收學徒,也很容易。雖沒有刻意區分,但因社會環境潛移默化導致的性格偏差,翁茯苓招到的學徒多是細心聰慧的女孩子,男子有但少,隻是考慮到還要搬運傷員,又多招了一些力氣大的男女當‘護工’。相廣成這邊涉及到技術機密,再加上他早就有了好用的學徒,不求多,隻是招了些乾粗活的。

這邊在為將來跟齊王府的結盟提供助力,另一邊,陳榕要求周大義儘量向外擴張,將陳家堡的香皂和香水賣到更多的地方,籌措更多資金。

與此同時,吳小萍也得了新命令,儘可能多地去購買糧食。

購買糧食一事,吳小萍是一直在做的,即便陳家堡人如今已擴增了許多,如今在倉庫中堆積著的糧食,也足夠陳家堡在無補給的情況下吃上一年左右。

但這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還是太少了。

陳榕沒想著一開始就連糧食都供應,可她總要做好兩手準備。萬一齊王府哪天糧食吃緊,她得能拿出至少夠齊王府軍隊吃上一兩個月的糧食。既然將注壓在齊王府身上,她當然要全力以赴。

另外是關於鳥銃的事。雖說三樓有3D打印機正在持續不斷地打印鳥銃,然而速度太慢了,一整年才三十六把,就算加上原先就有的五十把,這數量也太少了。若能給她十年,數百人的鳥銃方隊,或許還能對戰局有所影響。

看來,還是要自己造了。

陳榕慶幸自己之前寫過基建,知道鳥銃的構造。當然,她能造出的鳥銃,質量跟城堡出品的絕對不能比,城堡出品的鳥銃,至今還沒有壞掉的。受限於材料和技術,她造出的鳥銃隻能打一發,裝一發,而且裝填的方式還很麻煩。

陳榕正擰眉思索,突然恍然。

不對啊,她怎麼陷入了定勢思維?齊王府是要去攻城略地的,那當然還是大炮好啊!她這邊是暫時沒這個技術鑄造,可齊王府擁有一整個封地呢,資源極為豐厚,她把原理跟相廣成一說,再把相廣成租借出去研發。有幾十門火炮在城門處一字排開,城牆都能給它轟塌。

想象著那種畫麵,陳榕也忍不住微微戰栗。

她這樣,似乎是極大地改變了曆史進程。

這個時代,煉鐵技術跟不上,沒有鳥銃,也沒有大炮,炎藥隻是用來做煙花的,偶爾會作為“地雷”

之類的用在戰場上。她若造出火炮這些,真的是對其餘勢力造成降維打擊了。

之前她雖然也是用現代技術賺錢,可做香皂,蒸餾酒精,不過就是改變生活中的小小細節罷了,不像她將做的那樣,是在改變曆史。

因此,她有些遲疑。

但很快,陳榕便放下了這個擔憂。

首先,這對她來說是個架空世界,她又不知後續會如何發展,肯定不會像穿越到元末把朱元璋乾掉那樣充滿了負罪感。不知者無畏,其實也可以用在這裡。

其次,她既然已經穿來了,那麼她就已經是這個曆史的一部分了,她的所作所為,就是曆史,她沒必要顧慮太多。

或許數百年後的未來,人們甚至都不會知道她是個穿越者,畢竟她又沒拿出手機電腦這種遠超時代的產物,隻不過是將早已有之的炎藥用在了彆的地方罷了,頂多就是技術“小爆炸”

一下。

陳榕想通之後,就開始回憶著畫鳥銃和火炮的圖紙,她得自己先把原理給琢磨透了,再給相廣成講——相廣成如今跟著她學了這麼久,都快提出讓她也無法回答的問題了。

人的腦子是有限的,原諒她實在無法精通那麼多不同學科的知識啊……

不過,目前學堂的小孩子們都當她是全知全能的,她也不知道這種盲目的崇拜,什麼時候會被戳破。

在離開十天之後,燕黎回來了。

遠遠地看到那城牆,他就忍不住露出絲微笑來。

從前若有人跟他說,有人伺候的日子,還不如自己動手的日子來得痛快,他是不信的,可現在他真切體會到了。

在陳家堡的生活,是簡單、便捷、舒適的,在旁人還在以有更多仆從伺候為豪時,他卻惦記著這裡方便的生活。

當然,更重要的是,惦記著裡頭的佳人。

燕黎此番再來便發覺,陳家堡護衛民兵似乎又增加了一些新麵孔,並且巡邏範圍擴大了不少,想來是上次逃兵攻襲的後遺症。

他們一行人是騎馬來的——上回坐驢車回去也是沒辦法,陳家堡根本沒馬,但顯然,隻有這樣的高頭大馬,才能彰顯齊王府的氣勢。

以及襯托出燕黎的英挺。

不過,在進入外城城牆之後,燕黎一行人隻能下了馬,牽著馬往前走,剛走到半路,陳榕已迎了上來。

燕黎遠遠看到陳榕快步走來,便鬆開韁繩丟給季良,加快腳步迎上去。

“李先生,路上辛苦了。”

陳榕打量著燕黎,見他神情輕鬆,便也鬆了口氣,結盟一事想來是沒問題了。

“不辛苦,都是小生應當做的。舊時光文學”

燕黎微笑著,與陳榕並肩而行。

燕黎沒賣關子,輕聲道:“我父親很讚同,今後若有機會,他還想見一見陳姑娘。”

陳榕麵露喜色:“多謝李先生促成此事……來,給你看點好東西。”

她前一句還在客客氣氣,後一句卻是忍不住賣弄的心思了。

燕黎還未坐下喝上一口茶水,便被陳榕徑直拉到了相廣成的實驗室,此地對燕黎來說,不再是什麼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