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我的鄰居我做主(1 / 2)

承包大明 南希北慶 5852 字 8個月前

這一場戰爭從一開始,勝敗就已經注定。

幾乎是不可逆得。

這小國麵對大國,且不說能不能打贏,關鍵是他們消耗不起啊。

而這一場戰爭之所以打幾十年,不是洞烏打得多麼好,而是在於大明內部搞得是一塌糊塗,就事論事,在管理方麵,大明確實不怎麼樣,乾了不少蠢事,大明在那邊實行的是羈縻製度,這裡麵就存在一個矛盾,就是當地的大土司,大明不希望當地大土司過於強大。

因此當那些歸順大明的土司出現矛盾時,當地官員不但不製止和調解,還經常在旁煽風點火,他們是樂意見到這些土司內耗,這土司衰弱,就便與官府管控,這就出現隻要不跟洞烏交戰,當地土司就會相互攻伐,導致內耗非常嚴重,等到洞烏打過來時,當地軍事力量已無力抵抗,就隻能從中原調兵。

此又乃兵之大忌。

那邊山路十八彎,要從中原調兵調糧過去,肯定損耗巨大,真得是以十倍得消耗在跟洞烏打,還連累到雲南地區的百姓。

導致明朝就非常糾結,打的話,又沒有錢,不打的話,整個雲南都會變得岌岌可危,有很長一段時間明朝比較綏靖,隻要他們不咄咄逼人,能忍則忍。

但即便如此,隻要明王朝態度堅決一點,即便沒有郭淡,也是不可能輸的。

沒法輸!

更彆說這一次完完全全由資本主導的戰爭。

派多少兵出征,可都是經過計算的,當地糧食就能夠滿足這支軍隊作戰,並且不是征糧,而是花錢購買,純粹的市場運作,雲南百姓反而因此得利,同時還是有火器加成,李如鬆采取防守反擊戰,在戰爭初期,利用得火器優勢,以少量的兵力跟對方主力進行周旋。

一鼓作氣再而歇三而衰。

洞烏主力幾番大舉進攻,皆是大敗而歸,他們精銳象兵都被火炮直接轟得退出戰爭舞台。

在消耗完洞烏精銳之師,李如鬆才開始反攻,但也是步步為營,進攻一年多,是連戰連捷,對方進攻明軍得要塞,基本上是絕望,在狹隘得地勢上攻擊,這一發火炮出去,基本上就是一條屍骨,更彆有密集得鳥銃火力網。

反過來,當明軍開始進攻要塞時,一輪火炮齊發,許多木質的要塞直接就沒了,可即便如此,明軍也就是收回孟養、孟密、木邦三地,隻是將戰線稍微往前堆了一點點,要打也彆在我家打。

這個戰場就完全是由郭淡來主導,萬曆也沒有說讓王錫爵來決定。

王錫爵壓根就不知道情況,因為這一場戰爭在朝中完全就沒有存在感,大臣們也不議論。

原因就是因為羈縻製度配合當地官府,根本就管理不好,不然也不會打幾十年,隻能用過商業手段去控製當地,再說這場戰爭,朝廷也沒有出錢,到時這片地區,隻是名義屬於大明疆土,但實際上是屬於肥宅個人資產。

是否該繼續下去,就完全取決於郭淡的態度。

由於江西動亂接近尾聲,那麼這個戰場就顯得比較累贅,繼續是不可能繼續的,就看該怎麼收尾。

這也是楊飛絮此行的目的,如果隻是告訴郭淡一聲,她隻怕不會親自前來。

“如今我軍已經徹底占領孟養、孟密、木邦,與此同時洞烏那邊卑謬、阿瓦、清邁三大勢力宣布獨立,這裡麵沈惟敬是厥功至偉,是他四處遊說,才加速這些地方的獨立,並且表示將來願意與我大明通商往來。”

楊飛絮站在地圖前,向郭淡說道。

郭淡笑道:“沈惟敬這老頭可真是有點意思,是個人才呀。”

“不但如此。”楊飛絮又指著地圖上兩處道:“暹羅(泰國)與阿拉乾(緬甸西南沿海一帶)勢力相繼發兵進攻莽應裡。”

郭淡詫異道:“這兩家跑來湊什麼熱鬨?”

楊飛絮道:“這與你有著莫大的關係。”

郭淡愣了下道:“與我有關係?我與他們沒有聯係啊。”

楊飛絮道:“你在暹羅購買了大量的糧食,同時又出售不少物資給他們,促使當地商業繁榮,實力大增,而暹羅曾被洞烏征服,如今暹羅首領納黎萱見我軍大勝,故而趁虛而入。

至於阿拉乾的話,也是因為你在那邊大肆購買糧食,導致弗朗機人四處尋找糧食來源,而暹羅與我大明有著直接來往,他們的首領不惜將港口讓於風馳集團,渴望與大明進行貿易,弗朗機人難以在當地站穩腳跟,於是他們就將目光就鎖定盛產糧食以及有著重要港口得阿拉乾地區,希望能夠控製整個洞烏的糧食出口。

正是因為弗朗機人的相助,導致阿拉乾實力大增,他們企圖取代莽應裡,成為這一代得霸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