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如鬆的這一句話,就能夠看出來他的政治覺悟是遠不如他老爹李成梁,可能比嶽飛還要低。
讓郭淡出錢犒賞三軍,嗬嗬,肥宅可真是會愛得他滴油啊。
十個腦袋也不夠砍得呀!
可見這上天是公平的,給你打開一扇門,必然會關上你的一扇窗。
不過今日萬曆召見李如鬆和郭淡,還就是談論犒賞三軍得事。
畢竟這一場戰是他們帝商組合打得,當然也不能讓國庫來犒賞,內閣至今都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還在上奏詢問此事,不過萬曆已經讓張誠去跟他們討論。
萬曆也是給予李如鬆極高的待遇,親自加封李如鬆為中軍左都督,正三品,兼神機營總指揮使,加授特進榮祿大夫,以及軍事學院教授......!
“教...教授?”
李如鬆突然驚慌失措地叫嚷道。
萬曆見令敵人嚇得聞風喪膽的李如鬆,竟然被一個教授嚇成這模樣,不免嗬嗬笑了幾聲,“怎麼?你不願意嗎?”
李如鬆哭訴道:“陛下,臣...臣不會教書啊!”
一直以來,文職令他非常厭惡,他可不想成為一個被自己厭惡得人,讓他去教書,那真是比殺了他還要令他難受。
萬曆笑道:“愛卿先勿要推辭,且聽朕說完,朕也知道愛卿可能不喜歡這個職位,但是朕也沒有辦法,目前大明軍中,唯獨愛卿通曉火器的使用,而未來火器將會成為我大明軍隊的主要兵器,故此朕希望愛卿能夠將自己所知傳授給未來的大明將軍。當然,愛卿也不需要天天去上課,若無戰事,空閒之時,就過去教教他們。”
他的目的就是要借此打破武將的世襲製度,徹底控製軍權,簡單來說,就是將目前的家將給國家化,職業化,也可以說是商業化。
目前武將的體製,其實跟小農經濟是相輔相成,都是口頭相傳,武將才能夠世襲下去,軍事學院的存在,無疑打破了這世襲的基礎。
萬曆是非常看重這一所軍事學院得,然而,火器又能夠避免將軍擁兵自重,火器也是萬曆控製軍隊一大利器,他一定要全麵推廣火器。
基於這兩點,李如鬆必然要成為軍事學院的教授。
李如鬆的政治覺悟當然難以領悟到萬曆想法,不過他覺得萬曆說得也有道理,因為最近幾年,都是他帶領著神機營到處打仗,他當然是最熟悉火器的使用,不能說自己玩開心了,就不顧彆人了,這也說不過去了。
“李如鬆多謝陛下恩賞。”
李如鬆拜謝。
話音未落,郭淡立刻拱手道:“恭喜李教授。”
這一句話,嚇得李如鬆沒有趴在地上。
想不到我堂堂李如鬆,竟還有被叫做李教授的一日。
萬曆嘴角抽搐了下,旋即又用目光警告了郭淡一番,你小子可彆調戲朕的愛將。
出得皇城,李如鬆便是一臉好奇地向郭淡道:“就隻是論功行賞嗎?”
郭淡聽得好奇道:“不然呢?”
李如鬆立刻道:“我以為陛下急著結束南邊戰事,召我回京,是...是另有安排。”
郭淡笑道:“當教授啊!”
李如鬆眉角跳動著,咬著牙道:“你若再提教授,老子就跟你同歸於儘。”
“將軍勿要動怒。”
郭淡打了個哈哈,又道:“將軍這幾年是年年征戰,就算將軍身體再好,也有吃不消的一日,既然陛下暫時沒有做安排,意思就是希望將軍能夠在家安心休養,不要想太多,以備將來。”
“以備將來?”
李如鬆瞟了眼郭淡。
郭淡眨了眨眼,道:“將軍可以趁機去逛逛窯子,放鬆一下,我聽說最近小伯爺正在各大青樓裝逼,將軍可以去蹭蹭炮什麼的,保管不用花錢。”
說罷,他就溜之大吉。
“¥#%&!”
忍無可忍的李如鬆對著郭淡的背影一頓狂噴。
老子逛窯子,用得著人家請客麼?
看不起誰!
萬曆招李如鬆回來,自然是為了與日本交戰做準備,但是萬曆希望這事自己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得,身為肥宅,自然清楚被動是比較省力的。
關鍵,舒服!
故此關於這事,除潞王府之外,萬曆隻跟郭淡、董平、田義,張誠,以及兵部尚書方逢時透過底,其餘的人可都沒有說。
親自犒賞完李如鬆之後,萬曆才正式下旨,犒賞三軍。
加封葉夢熊太子少保,右僉都禦史,巡撫雲貴地區,升李化龍為雲南布政使。
這一對冤家,一剛一柔,簡直就是土司的克星,這也是萬曆留他們在雲貴的原因,避免土司製度在當地死灰複燃,一定要徹底埋葬土司製度。
另外,麻貴、劉綎、杜鬆、鄧子龍,等一乾將領都得到提升,其中他們四人全部調去邊軍九鎮,擔任總兵或者副總兵。
而那些年輕且立下戰功的將官可以來軍事學院進修。
同時又撥出五十萬兩來犒賞士兵,由司禮監去安排,讓郭淡從旁協助。
如今五十萬兩聽著好像不是不多,但這也隻是一個尾數,因為在戰爭期間,已經是多番犒賞,郭淡的後勤那絕對是頂級得,拖欠軍餉是不存在的,這一筆錢就好比年終獎。
另外,關於陣亡將士的撫恤。
不但給予撫恤金,而且其年幼的子女擁有終身免費讀書的資格,年長得可直接進入大峽穀,或者風馳集團、一諾糧行做事。
安排得可真是妥妥當當。
而這一切都是屬於郭淡的蠶食鯨吞計劃,如今已經過了蠶食,要開始鯨吞軍權。
這立刻引起極大的震動。
什麼時候當兵會有這麼好的待遇,錢都隻是其次,以前也發撫恤金,隻不過不多而已,問題是這後代能夠免費讀書,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得,在古代能夠上學院讀書,那是可以令家庭發生質的改變,而且還可以直接去風馳集團和大峽穀做事。
要知道以前兵戶那可是被人唾棄的,但凡正常人都不願意去當兵。
如今這搖身一變,反倒成立了香餑餑。
參軍立刻成一個比較熱門得話題。
可惜他們又生不逢時,軍製改革才剛剛完成,職業軍人是大規模減少,職位非常少,可是這物以稀為貴,大家就更想參軍。
文官們是集體懵逼啊。
這犒賞都快要破紀錄,關鍵皇帝沒有跟他們商量。
一個葉夢熊,一個李如鬆,那都是他們最為討厭得人,如今二人卻是飛黃騰達,一個太子少保,一個中軍左都督。
你們打了一場毫無存在感的戰爭,憑什麼得此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