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您就收下吧,這是我們倆的一點心意。”王朗堅持道。
“唉!”老張頭歎了口氣,“不瞞你說,我家現在確實急需用錢。我兒子和兒媳一直在林業局的林場做臨時工,今年聽說林業局要招工,我想趁這個機會把他們弄進去當正式職工,這樣他們就穩定了。”
聽完老張頭的話,王朗沉思片刻後說:“張大爺,我個人對收藏古錢、老錢和老物件很感興趣。如果您家裡還有這類東西,我願意購買。”
“我家裡確實還有一些銅錢,你要嗎?”老張頭聞言問道。
“當然要。”王朗眼睛一亮。
“那你等著!”老張頭說著走出了屋子。
這時王朗小心翼翼地重新包好老山參,放進了自己的挎包裡。
“本來是來買山參的,沒想到你還收上了老錢。”王向前打趣道。
“既然入了寶山,當然不能空手而歸啊!”王朗笑著回應。
不一會,老張頭便手捧一個小木盒返回,他輕輕地將木盒置於炕桌上並打開。木盒內,幾十枚銅錢靜靜地躺著。
王朗小心翼翼地將銅錢一一攤放在桌上,仔細端詳。其中,“清五帝錢”占據多數,尤以康熙與乾隆年間的銅錢為最多。
而夾雜其中的,還有幾枚明朝的銅錢,諸如永樂通寶、萬曆通寶等,它們曆經歲月洗禮,依舊閃耀著古樸的光澤。
明朝的銅錢,在古幣收藏界中尤為珍貴。這得益於其精湛的鑄幣工藝,使得銅錢製作規範、品質卓越。然而,正是這些優點,加上多種因素,導致了其存世量相對稀少。
【收藏小知識】
明朝銅錢存世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明朝長達276年的曆史中,銅錢的總鑄造量相對較少,遠低於唐代和宋代,這使得明朝銅錢的基數本身就小。
其次,明朝初期推行紙幣政策,以大明寶鈔作為主要貨幣,從而限製了銅錢的鑄造與使用。官方重鈔輕錢的政策導向,更是導致大量銅錢被回收,進一步縮減了市麵上的銅錢流
通量。
再者,明朝在推行紙幣時,采取銅錢換紙鈔的措施,大量回收的銅錢被熔鑄,這激發了民眾窖藏銅錢的習慣。同時,部分銅錢因各種原因被埋藏、毀壞或改鑄,使得存世的明朝銅錢愈發稀少。
此外,清朝入主中原後,為了鞏固統治,大量收繳了明朝銅錢,並將其排除在交易環節之外,這無疑加劇了明朝銅錢的稀缺性。
經濟因素同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明朝時期,白銀大量外流,國內銅礦資源匱乏,開采成本高昂,這些因素都限製了銅錢的鑄造與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自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稅法改革後,明朝政府開始以白銀作為財政收入和支出的計量單位。
總總這些,使得明朝的銅錢存世量非常少。
喜歡穿梭兩個時代:從1979年開始請大家收藏:穿梭兩個時代:從1979年開始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