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8日。
這一天對龍崗生產隊來說,是一個絕對可以載入史冊的一天。
就在前一天,王朗和眾多的嫂子們,嬸子們,姐姐們,妹妹們商量明天去城裡賣手提籃的計劃。
“王朗啊,要不咱們再考慮考慮?”
就連平日裡最為果敢的帶頭人劉春蘭,此刻也不免流露出幾分遲疑。
畢竟,進城賣籃子,對眾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嘗試。彆說進城賣東西,進城對於這些人來說都是第一次。
一想到城裡人,可能會看上他們農村的東西,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禁泛起了嘀咕。
這不,王朗的提議一出,一個個就都猶豫起來。
畢竟這年月,城裡人總是給農村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為了能吃商品糧,多少好看的農村姑娘找了城裡瘸子或瞎子。究其根本,還不是出於對穩定生活與物資供應的渴望!
而當談及將自己親手編織的籃子賣給城裡人,大家都有點對未知與不確定性產生了恐懼。
劉春蘭見狀,深知此時必須有人站出來,於是她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說道:“我陪你去!”
“還有我!”一聲緊隨其後。
“俺跟你們一起去。”
又一個聲音自人群中響起,眾人轉身望去,隻見霍秀秀與張桃並肩而立。她倆分彆是王利國和王利民的媳婦。
“那就讓春蘭嫂子給咱們打頭陣。”一幫村裡的婦女們笑著說道。
其實,劉春蘭心裡也沒底,可是她也沒有辦法,誰讓她是婦女主任呢。
次日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王朗便早早地起了床,去了打穀場發動了拖拉機,開著拖拉機來到了村口。
“朗哥。”王衛兵帶著幾個小夥伴等在這裡。
“東西都準備好了嗎?”王朗詢問。
“都準備好了,一籮筐榛子,一籮筐鬆子。”王衛兵笑道。
“趕緊裝車。”
“好嘞。”
這些榛子和鬆子都是王朗平時讓村裡的小年輕去山裡打回來的,這玩意山裡多的是。
“嫂子你們回去吧,等我們好消息。”
“路上注意安全,早點回來。”
“這小子,真能成嗎?”王國福望著漸漸遠去的拖拉機,輕輕吐出一口旱煙的煙霧,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我看懸了,雖說那籃子編得精致,但個頭實在太小,能裝多少東西呢?”王春山在一旁搖頭,顯然對此行並不抱太大希望。
“這些女人們啊,不折騰一番,總是不甘心的。”村子裡,男人們聚在一起,紛紛議論著,除少數幾個男人,沒人看好這件事。
王朗駕駛著拖拉機,一路風馳電掣地駛向縣城,沿途遇到不少拉各式各樣的蔬菜的驢車,騾車,好不熱鬨。
車上的劉春蘭和霍秀秀、張桃三人如同初入大觀園的劉姥姥,滿眼皆是新奇與驚歎。對劉春蘭而言,城市的繁華已是久違的記憶;而霍秀秀與張桃,更是連上次進城的具體時間都模糊不清了。
隨著距離縣城的日益臨近,道路上的車馬愈發密集,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穿梭其間,運輸著琳琅滿目的物資,從瓜果蔬菜到日用百貨,應有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