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婕一邊走一邊解釋說:“玉龍雪山一共有三座索道,我們現在去的這座是大索道,它是最長且海拔最高的。”
崔寧寧好奇地問:“那另外兩條索道呢?我怎麼沒看到?”
潘婕指著一條路說:“那兩條索道在北邊。沿著那條路一直向北走,大約十五公裡後就是犛牛坪索道,那是中索道。”
“因為我們今天乘坐的大索道平時使用頻率不高,所以犛牛坪索道通常是遊客最多的選擇。不過,犛牛坪索道並不能直達冰川。”
潘婕稍作停頓,接著說道:“在去犛牛坪索道的途中,會經過雲杉坪,那裡距離我們這裡大約六公裡。雲杉坪還有一條小索道,是海拔最低的一條。”
“今天我們挺幸運的,雖然天空飄著些小雨,但大索道還是開放了。平時,尤其是天氣不佳的時候,大索道可是不常開放的。”
王朗笑著問道:“如果大索道不開放,那我們就得去犛牛坪索道了?”
“是的,確實如此。沒辦法,大索道的海拔太高了,下站部的海拔就接近3400米。如果天氣太惡劣,大索道是無法運行的。”潘婕解釋道。
王朗點頭表示理解,“這我明白,尤其是在海拔超過四千米的地方,天氣變化無常。可能下麵還是陽光明媚,一過四千米就大雪紛飛。高原的天氣確實變幻莫測。”
一行人談笑間,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大索道的下站部。
入口處左側,一塊足有三米高的大石頭格外引人注目。石頭上用天藍色的字豎著寫下了“玉龍雪山,3356”,其中的數字3356表示的是下站部的海拔高度。
由於今天大索道開放,這裡聚集了不少遊客。四個人排隊等候了一段時間,終於坐上了藍色的吊箱。
吊箱緩緩上升,頭頂是灰蒙蒙的天空,雖然今天無緣見到傳說中的藍天雪山,但腳下鬱鬱蔥蔥的樹木和索道儘頭潔白無瑕的大雪山,依然構成了一幅難得的美景。
三個女生被這美景深深吸引,紛紛化身自拍狂魔,想要留下這永恒的瞬間。
對於王朗而言,說實話,他對玉龍雪山大索道儘頭的景致略感失望。他原本期待的是那種宏偉壯麗、古老蠻荒的意境,然而卻並未如願感受到。
反倒被周圍喧鬨的遊客攪得心煩意亂,這與他所想象的靜謐氛圍大相徑庭。
並不是說此處的風景本身不美,隻是與王朗心中的預期有所出入。
假如今天這裡沒有如此眾多的遊客,沒有這般嘈雜,或許他的體驗會更好一些。
相比之下,王朗更加偏愛之前從索道售票處到大索道下站部那五公裡多的登山路,那段路程靜謐而秀美,更符合他的品味。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到達大索道上部站後,原本分散的遊客都聚集在這裡,使得這片本應充滿古老悠遠氛圍的冰川,瞬間變得像街頭的集市一樣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