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朗伊爾城奇怪的法律(1 / 2)

眼見即將抵達斯匹次卑爾根島極地麗笙酒店的大門,王朗和他們意外地被三人阻攔了去路。

就在諾頓等人準備上前解圍時,王朗卻示意他們稍安勿躁。

“你們好!”一個四十多歲的白人男子迅速解釋,“我們是NRK電視台的記者,正在製作一檔節目,希望能現場采訪你們。”

旁邊,一個顯然是主持人的女子正對著鏡頭講解,另一個則是攝像師,肩扛攝像機專注地拍攝。

不遠處,一輛直播車靜靜地停放著,設備齊全,顯然是有備而來。

此時,鏡頭並未轉向王朗他們,而是緊隨著那位身材火辣的女主持人,她正用挪威語流利地播報著。

這位白人男子應該是節目組的劇務,他的職責是提前與采訪對象進行溝通。

然而,王朗並無心情參與,“抱歉,我不接受任何采訪。”他冷漠地回應完,頭也不回地走進了酒店。

他好不容易上到陸地休息一天,他可不想將時間耗費在這些瑣事上。

在酒店美美地睡了一覺之後,第二天,王朗一行再次出現在了朗伊爾城的街頭。

這次他們的隊伍多了一個人——普希金·羅蒙洛索夫,一個在此地生活了20多年的俄裔挪威人。安圖爾斯船長特地找他來擔任旅遊向導,希望王朗在起航前有足夠的時間遊覽朗伊爾城。

雖然朗伊爾城人口稀少,但城市麵積並不小。這裡的建築分布較為零散,加之山穀與海岸的交織,使得整個城市呈現出T字形的布局。

“我們這裡有機場和碼頭,”普希金在朗伊爾城的大街上熱情地介紹著,“所以,每年都有很多遊客來這裡旅遊。”

這位俄裔挪威人英語很不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團隊,與大家打成一片。

這時,弗蘭克指著路邊的警示牌,滿臉疑惑地問道:“這警示牌設計得真奇怪,上麵居然畫著一頭北極熊,是什麼意思?”

普希金流利地用英語解釋道:“這是為了提醒遊客們小心北極熊。我們這個小城雖然隻有一千八百人居住,但周邊卻棲息著五千多頭北極熊。在這裡,熊的數量遠遠超過人類,所以警示牌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醒人們注意交通,而是要警惕北極熊的出沒。”

說到這裡,普希金忽然用一種怪異的腔調念道:“胸粗磨,笑新!”

王朗聞言忍不住笑出聲來,“你說的是‘熊出沒,小心’吧?”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普希金也開懷大笑,“這是我跟一位你的同胞學的,不過漢語實在是太難了,我學了很久也隻會說幾句簡單的。”

王朗注意到普希金背上還扛著一杆槍,好奇地問道:“這裡不禁槍嗎?你這樣明目張膽地帶著槍出來,警察不會管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