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疏漏與轉機(2 / 2)

“經過這段時間的搜尋和分析,我現在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當時伊萬·諾維科夫他們很可能並沒有真正抵達北冰洋,甚至連葉尼塞灣都沒有到達。”

“他們更有可能在接近葉尼塞灣的某個地點上岸,然後尋找合適的藏寶地點,將寶藏藏匿在那裡。”

王朗聽後微微頷首,“你的推理非常合邏輯。如果我是伊萬·諾維科夫,在那種情況下,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他再次審視地圖,深思熟慮後說道:“而且,伊萬·諾維科夫他們不太可能在平原地帶藏寶。平原地帶挖掘困難,容易被發現。因此,他們最有可能將寶藏藏匿在這一帶。”

王朗的手指落在了泰梅爾半島北部海岸線與泰梅爾湖之間的山脈上,“貝蘭加山脈!”

弗蘭克笑著表示讚同,“這正是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的結果。看來我們想到一塊去了。”

貝蘭加山脈雖不算巍峨壯觀,但在泰梅爾半島上,它無疑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山脈。

這條綿延的山脈自西向東蜿蜒,將泰梅爾半島一分為二。其南側,便是泰梅爾半島上最遼闊的湖泊——泰梅爾湖。

山脈全長1100公裡,寬度也達到了驚人的兩百公裡,整體地勢東高西低。皮亞西納河與泰梅拉河穿流而過,將山脈自然劃分為三段。其最高峰聳立在東段,海拔高達1146米,蔚為壯觀。

雖然整條山脈的平均海拔僅為六百多米,西段靠近葉尼塞河的區域地勢較低,看似丘陵地帶而非巍峨山脈。

縱觀世界各地已發現的寶藏,除了沉船與墓葬之外,山洞無疑是藏寶的絕佳之地。相較於平地挖坑藏寶,山洞更具隱蔽性與安全性。

基於過往的經驗與近日搜尋未果的教訓,王朗與弗蘭克將搜索範圍鎖定在貝蘭加山脈的中段——即皮亞西納河與泰梅拉河之間的山區。

皮亞西納河以西的山區,實則是一片高度僅兩三百米的丘陵地帶。冰川的侵蝕使這裡的地形支離破碎,複雜難辨。

前些日子,王朗等人已對此區域進行了詳儘的搜尋,然而卻一無所獲。

與此同時,貝蘭加山脈的中段距離葉尼塞河僅三百多公裡。倘若伊萬·諾維科夫他們的油料充足,在夏季完全有可能從葉尼塞灣抵達此處。

中段山區已初具山脈風貌,山峰海拔多超過五百米。受地形與冰川共同作用,這片山區呈現出獨特的“隊列狀”排列。

山峰東西走向,山與山之間形成幽深的山穀。從高空俯瞰,宛如一支整齊劃一的隊列。

這裡的地形條件極為適合藏寶,但同樣也給王朗的搜尋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喜歡穿梭兩個時代:從1979年開始請大家收藏:穿梭兩個時代:從1979年開始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