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在林一羅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的性格就被學校的老師嘖舌。
那個時候的劉俊萍還沒有覺醒,所以被找到學校來的永遠都隻有母親。
“這孩子本質不壞,是個好孩子,可就是太較真了,和其他同學總是沒辦法很好地相處。”班主任曾試圖將自己的認知強壓在劉俊萍的頭上,她描述的永遠都隻是她所看到的片麵,“丞愛媽媽你也得多提醒她才行,畢竟學校不是家裡,總得和其他孩子團結,不能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啊。”
班主任口中的“任意妄為”,隻不過是林一羅不允許同桌男生把他的書本都堆放到她的課桌上。
她選擇與男同學據理力爭,為的是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
可男同學不依不饒,甚至還推搡了林一羅。
林一羅回擊時被班主任看到,就成就了她所謂的“不夠團結”。
儘管林一羅強調是對方先動手的,可班主任沒有看到,她就隻看到林一羅動手時的景象。
“你沒看到不代表沒有發生,你可以詢問班級裡的其他人。”
但這個男同學的媽媽是學校裡的老師,出於偏袒心理,班主任隻象征性地問了兩名自己的心腹,一個學習委員,一個勞動委員,得到的都是“不知道”這種模棱兩可的回答,班主任便認定了隻有林一羅動手,並要林一羅向男同學道歉。
林一羅當然不肯,她既不服氣也不低頭,無論班主任如何威脅,她也始終堅持自己的正義。
這才有了劉俊萍被找來學校的那一幕。
軟弱的劉俊萍不想得罪班主任,所以在走廊裡與林一羅單獨對話時,她說的是:“你就假裝道個歉,也不會少塊肉,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小孩子之間吵吵鬨鬨很正常,以後還得在這個班一起相處呢,彆那麼倔。”
林一羅不理解自己的母親為什麼不肯站在自己這邊,明明是她受了委屈,因為沒有人幫助她,她選擇自己來捍衛,連這也有錯?
自己的親人都要剝奪本應屬於自己的這份權利?
“我憑什麼道歉?是他先欺負我的,我不讓他欺負,這也有錯?”林一羅非常堅決,哪怕她但是隻有小學三年級,“如果你一定要和他們一夥,那你就不配做我媽。”
這段出自小孩子口中的話對於劉俊萍來說是有著很大的震懾力的。
她活了近乎三十幾年,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公平”這個問題。
不公平的對待她早就已經習慣了,甚至於說是麻木了,老力打在她身上的那些拳腳已經成了家常便飯,連牙齒被打掉時,她想的也都是“就一顆門牙而已,也不耽誤彆的牙齒,不要緊”。
可她的女兒隻是被男同學推搡了一下,就開始喊起了“公平”。
什麼是公平?男女之間存在公平嗎?小孩子而已,怎麼能這麼不聽話?
她一個成年人,還不是要小心謹慎地在丈夫麵前做事,為的隻是老力口中的那句“你聽話就不會挨打,我讓你做什麼,你就得做什麼”。
老力在乎過公平嗎?
誰管過她的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