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配置營養土(1 / 2)

晚上10點,馬上就要到靈壽地界,找了一個還算滿意的山腳下,駐紮了下來。

看著天色有點黑,為了省點油燈,就匆匆打掃了一下,把物資搬了下來。

搭好庇護所,楊軍就躺下睡了,路上已經給牲畜們喂過了食物和水,所以並不需要再操心了。

睡覺之前,把今天的金手指技能灌頂了,具體詳細內容就不再介紹,反正是他沒聽說過的一個人,國際著名的農業技術專家,彆的不好說,種小麥的技術,世界第一。

……………

睡到3點,楊軍就起來了,天色還晚,就不出去了,在庇護所門口忙乎起來。

首先,他要做一個比較專業的種植箱,為了神奇麥種的安全和成長,完美的環境是必須的,否則,成熟後有可能退化。

從物資木箱裡拿出了一堆工具,開始對著一捆大木樁乾了起來。

這是在路上找到的一個崖柏陳化木料,在幾十年以後,好歹值個幾十萬,現在嗎,隻是材料。

在熟練的木工技術操作下,一百多斤大木樁變成了一些木板木條等零件,零零總總足有上百種。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乾什麼的。

楊軍要做的是一個可調節的木質種植箱,他的形狀類似於前世的科技室內種植箱。

楊軍把它改進了一下,分為內外勾結,上下兩層,可分為四種方式,全封閉式,半封閉式,敞開式,懸空露天式。

內層直徑40公分,外層直徑60公分,中間可放置淡水,內層底下有棉花線可以吸取水分,內層高度有一米,可調節,拉開後最高可升至兩米。

彆看這東西不大,但是卻很費功夫,哪怕以楊軍目前的木工實力,也用了足足四個小時才完成。

成品全身沒有用釘子,並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技術,而是釘子是個好東西,能不用就不用,留著以後有大用。

看看時間,才七點,又給種植箱做了一下外觀,看起來顏值高了不少,好馬配好鞍。

一切就緒,楊軍起身走了出去。

看著眼前的風景,太行山區裡的植物比較單調,並不像東北,或者南方,要不森林覆蓋率超高,要不水草豐美。

太行山是很貧困的,山裡不是石頭就是沙土,連樹都很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