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楊家的七人來說,上山采摘野生菌菇,是一項充滿挑戰和刺激的活動。
畢竟,很多時候,都在隱居地山穀內生活,倒不是不允許出去,而是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完成,沒有特彆重要的事情也就沒必要出去了,再說,安全問題也是個事。
因為有了提前教學,所有人的理論知識非常的豐富,在采摘過程中,需要仔細觀察地麵,尋找菌菇的蹤跡,有經驗的采摘者可以根據土壤、氣溫、濕度等因素來判斷菌菇的出現概率。
采摘過程中要小心謹慎,一定要避免誤食有毒的野生菌菇。同時,采摘時要注意保護環境,不要破壞野生菌菇的生態環境,避免過度采摘導致資源枯竭。
總的來說,采摘野生菌菇需要有耐心、認真和謹慎的態度。()
在大興安嶺,野生菌菇在500種以上,這還是被發現的。
其中有十幾種是非常稀有,且營養豐富的,比如:
鬆茸。雞樅菌。牛肝菌。羊肚菌。貓耳朵。菌菇王。黃鬆茸。竹蓀。鹿肝菌。野生金針菇等等。
楊軍按照珍稀程度,把它們分彆安置,其中,最稀有的幾種被他單獨放在一個木箱子裡,采摘的時候,還加了點土,主要是這些菌菇時間一長就壞了,可能都堅持不了回到山穀。
采摘時間隻有上午,一到中午,就不行了。
成果非常豐厚,七個人都沒有偷懶,勤勤懇懇的認真尋覓采摘,最終,裝滿了12個大木箱,還有十幾個個她們自己編織的筐子籃子等等。
粗略估算,怎麼也有大幾百斤,曬成乾貨,百斤以上是有的。
已經很滿意了,不急,這個月,每天都能來,收工回家。
今天大家很累,楊軍體質好,所以,就把午餐的工作乾了起來,管家想要幫忙,楊軍沒讓,去休息一會吧,下午還要處理晾曬,很繁瑣。
因為有了那麼多野生菌菇,還有不少珍稀品種,又放不住,所以,他打算做一個菌菇宴。
菌菇宴的食材一般包括多種野生菌菇,如鬆茸、牛肝菌、雞樅菌、羊肚菌、竹蓀、銀耳、黑木耳等等。這些野生菌菇口感鮮美,營養豐富,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
菌菇宴的做法也非常講究,一般采用清蒸、紅燒、燉煮等方法,保持野生菌菇的原汁原味。除了野生菌菇,菌菇宴還會加入肉類、蔬菜等其他食材,使得宴席更加豐富多彩。
楊軍的鬆鼠軍團也非常給力,雖然在那個地方的堅果不算非常豐富,它們依舊給他貢獻了快百斤的山貨。
最多的是鬆子和榛子,山核桃。
下午3點,七人終於把需要晾曬的野生菌菇都安置好,這下子,水龍院的平台有了大用。
剩下的200多斤稀有,且不適合做成乾貨的菌類,楊軍打算做成三種深加工產品。
菌菇醬,菌菇罐頭,菌菇粉。
前兩種就不說了,菌菇粉是廚神的一種提鮮調料,經過秘製後,效果比味精都強,鮮美的很,做湯一絕。
等一切忙完,都到了晚上7點,於是,又是一桌菌菇宴,這一次,七人一起配合做菜,主要是學習,一年下來,一日三餐,以後是少不了這些菌菇山貨的身影,如果不會處理,不會做,肯定是不行的。
吃完飯,楊軍依舊給她們上課,開啟神級教學,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傳道受業,她們的很多技能和知識,已經逐漸能幫上他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