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3月10日
隨著大培訓的深入,山穀內的所有人都進步神速,相應的,兩個工程也很快推進。
目前,鷹堡的前期工作已經全部完成,隻等主體建設開始,而這一步,其實也算是最簡單的了,畢竟,它不用像人居住的房子,每層的高度需要三四米。
鷹堡的每層高度,楊軍定在1.5米,頂部是一個大平台,畢竟,金雕並不喜歡封閉式的空間,為此,他還做了很多規劃設計,讓鷹堡顯得不是那麼憋屈。
而木橋的建設,最重要的工作,其實就是材料的加工。楊軍打算按照模塊化的技術進行搭建,就是說,把350米的木橋,分解出詳細的木件,工件尺寸和數量,然後,把它們完美無誤的做出來。
到時候,直接組裝搭建就可以了,這樣的模式,這個時代還是很少見的,它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卻非常考驗一個設計師的前期規劃和造價分析,所以,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說起建築這個技能,48人裡,有2個女孩子非常的有天賦,甚至是很有靈氣,她們對美的追求和設計,都讓楊軍歎為觀止,這讓他想起了21世紀的那些國際建築大師。
他們的每一個作品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而這兩個女孩子,天生就帶有那種獨屬於自己的設計風格,這很了不起。
楊軍覺得,完全可以好好培養她們,以後,山穀裡的建設,是很需要這方麵的技能的,倒不是他自己做不了,而是建築設計這方麵,最看重的,就是靈感和不同的美。
一個人都乾了,看上去都很漂亮,但是卻千篇一律,總的來說還是差點意思。
所以說,人類最大的優點就是創造,金手指都沒辦法,哪怕給你了創造力的天賦,也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
中午,鷹堡的工地,楊軍正手把手教所有人,石材的加工,和石製建築的施工原理,跟木質和磚石結構建築不同,結構,力學,等等,都有著自己的一套邏輯。
李雨心站在一旁也靜靜的聽著,她的天賦太好,加上神級教學,每一次都能百分之百接收到所有知識技能。
所以,之後的工作,都是她來安排的。
“你怎麼什麼都會,我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懂。”李雨心很灰心,她之前其實是很孤傲的,從小就被家族培養,哪怕父母出事,也一直有爺爺和大伯的教導,琴棋書畫,文學曆史,雜論怪談,什麼都學過。
但是,自從嫁到楊家,她就感覺,自己學的那些東西,完全就是無用之物,對建設家族沒有一點幫助,總不能在此吟詩一首以做慶祝吧。
好在她也不是自哀自歎的人,不會就去學,每一次的神級教學,她都不會錯過,丈夫目前撰寫好的幾種傳承寶典也是沒放過,隻要一有時間,就會拿出來翻看,現在,她已經逐漸學習了數十種技能。
其中,有5項已經登堂入室,尤其是醫術,完全是大師級了。可惜的是,山穀裡的人,吃得好,喝的好,環境優美,得病的概率,無限接近於零,這讓她沒有絲毫用武之地。
好在還有星鬥組織這個工作需要她來運轉,否則,真感覺自己就是個吃閒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