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由於100星的肥沃土地加持,眼看著不到4個多月就能收割了,看情況,以後每年都能種三茬。
這也太多了,每年200多噸的大米產量,真的吃不完,但是,手裡有糧,心裡不慌,還是囤上幾千噸糧食再說其他的。
加上湖心島的中型農場,每年也能出產近百噸的農作物,經濟作物,等等。
顯而易見,現在需要建設一個糧倉了,36藏寶洞其實可以拿來一個使用的,隻需要把內部的濕度,空氣等等考慮進去,做出設備,就可以了,但是,搬運是個大麻煩。
水簾洞和裡麵的通道是比較繁瑣的,如果存放糧食,一是數量太多,二是會經常取用,這就有點不方便了。
最後,楊軍打算把糧倉建在牧場。
存放糧食最適合的環境是乾燥、通風和溫度穩定的地方,因為這些條件可以防止糧食受潮、發黴或遭受害蟲侵害。
相比起來,這裡的環境算是非常合適的了,拿出300平米的空間,建設一個20米高的糧倉,完全沒有壓力。
除了這些,山穀裡的其他生產任務也有不少,比如神奇小農場的異種植物,365棵水果樹,明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很多異種植物都會進入成熟期,不少異種果樹也會進入盛產期。
到時候,每天都會有不少的異種水果蔬菜被端上餐桌,所以,必須要有人重點關注。
.................
說完生產工作,接下來就是工程方麵,在他離開後,山穀裡的各項工程建築,還是不能停下來的,主要有3個。
1,第一山穀的建設。2,第四山穀的樹屋建設。3,第六山穀的教育基地。
這都是大工程,他計算了一下,不說建設周期的問題,光是建築材料,就不是幾年內能搞定的。
先說說第一山穀的建設,九層升龍殿,五層朝龍塔,神龍閣。這三個大型建築,將采用大量的磚石,水泥,大理石,鋼筋,玻璃,木材,管道,電線,配套零件等等。
細細算算,磚頭就需要數百萬的數量,水泥也需要數千噸,大理石數千噸,木材就更不用說了,對他來說就是天文數字。
所以,這次出門,山穀裡的建設工作,還是以儲備建材為主,他打算讓鐘靈和龔清專門負責此事,每天都抽出20人來進行囤積建材。
按照她們的工作量,一天差不多就能生產出數萬塊磚瓦,幾十噸水泥,300棵以上的大木。
這樣的話,磚窯,乾燥窯,水泥窯等就需要擴建了,目前都承擔不起這麼大的生產壓力。
還有就是加工機械,比如,電鋸,加工機床等,在走前,也需要做一批,省的她們自己搞不定。
第六山穀的教育基地,他的打算是建造成全玻璃結構,類似於21世紀的蘋果專賣店,通透明亮。
這就需要非常高的玻璃製作技術,現在不急,等回來再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