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李雨心等人沒事就在休閒音樂廳裡聽廣播,因為是自己家用,所以楊軍對這台收音機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能收到2300公裡範圍內的所有廣播電台信號。
真要是細細搜索,能找出上千個頻道,但是,哪裡能聽得了這麼多。
所以,她們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專門記錄了一些喜歡的。比如,首都新聞,根據搜索數據,1956年的全國廣播電台的數量,大概在300個左右。
主要由人民廣播電台和地方廣播電台組成。人民廣播電台是國家級的廣播媒體,負責全國性的廣播節目製作和播出。
而地方廣播電台則分布在各個省市,負責製作和播出本地區的廣播節目。大多數省市可能隻有一個地方廣播電台,一些較大的省市可能會有一至兩個電台。
因此,可以推測全國廣播電台的數量在幾十個至百餘個之間。
至於多出來的,大概是一些大型單位,軍事單位的專用廣播等等。
除此之外,還能搜到其他國家的廣播。
好在四個老婆都學了不少外語,大部分都能聽得懂。
於是,一天下來,每個人都會在這裡待兩個小時,有時候會更多。聽音樂,聽新聞,聽時政,聽兒童,聽故事,等等。
對此,楊軍是樂見其成的,起碼不用擔心老婆們在山穀居住的時間長了,對外界徹底脫節。有個了解也好。
雖然他是打算一直在山穀隱居,但是,以後還是可以偶爾帶著家人出去遊玩一下的。不說彆的,起碼夢幻島,是要去看看的,金手指給出的評價,那麼高,自己卻無緣得見,真是太遺憾了。
說起夢幻島,楊軍就想起了那些美麗的海洋生物。在前世,他曾經一度非常喜歡看電視裡報道的海洋科教紀錄片。
那些如夢如幻的珊瑚,五顏六色的魚蝦,千奇百怪的物種。
淡水生物完全不能比,這對於顏值黨來說,可是有致命吸引力的。在去年,他還琢磨著,要不要在山穀裡弄一個海洋館。
其實也不是很複雜,在前世,技術方麵,早就成熟了。楊軍靠著回憶,把需要的那些東西記錄下來,尤其是製作海鹽,這是關鍵。
按照前世的比例,就是1升海水配33克的海鹽,就能弄出1升的海水。那麼,一立方的等於1000升,也就是33公斤海鹽。而且要一年換一次,或者三個月換四分之一。
如果他打算建造一個100立方米的海洋館,就是3300公斤的海鹽,3.3噸。這是一年的數量,還需要備用,就算上5噸吧。
100立方,有多大呢,差不多就是,五米長,五米寬,四米高。說實話,不算小了,這樣的規模,不說養鯊魚,養上幾百種小型海洋生物是沒問題的。養珊瑚也是夠了的。
但是,楊軍是什麼人,哪裡會這麼小氣,要玩,就玩大一點的。
5噸的海鹽,不算多,上一次回來,就拉了200多噸的物資,如果這次也按照這個規模來的話,他可以拿出一半的位置來拉海鹽,也就是100噸。
相當於2000立方米,這樣的話,山穀裡就可以建設出一個100米長,5米寬,4米高的圓形海洋館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