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剩下的那些,八大組織分一分,世界各地建設分一分,就沒了。
為此,曙光組織牽頭,彙集了全世界數十萬設計師,學者,工程師,等等,共同開始規劃未來的藍星。
楊軍的都市圈計劃也在其中。
這樣龐大的機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存在,他們的任務,就是不停的完善人類的生存環境,不斷的提高土地利用率,資源利用率,環境承受能力,等等。
最終,完美的把一個未來科幻版的都市圈城市給建設出來。
第一個都市圈城市,楊軍起名為“希望”。
地點,就被放在了南漂亮州,巴希境內,距離亞馬遜森林不到700公裡,基本上算是大陸的中心。
其實,同一批建設的都市圈城市,足足有10個。
但其他9個要慢一步,要先等“希望”建好,運行通暢後,它們才會快速跟進,在這之前,隻做基建和配套。
不得不小心謹慎,一座如此龐大的都市,建設容易,想要拆掉重建,那可就麻煩了,起碼要耗費幾十倍的力氣。
所以,必須萬無一失才行。
而且,可以預見,在未來幾百年內,這樣的城市都不會再進行大規模改建,所以,一切都要精益求精。
為此,楊軍甚至把楊家自己擁有的那些黑科技,都拿了出來,比如:龍源金屬係列,龍晶玻璃係列,超高標水泥,等等。
這些技術,毫無疑問,已經超過了目前人類所能想象的極限,就算是在21世紀,那也是獨領風騷的,能比肩的,也隻有那些實驗室裡的產品才有可能,但是,楊家的技術可是能用於量產的,完全不具備可比性。
有了這些基礎材料技術,設計人員能把建築堆高到1200米,當然,其實也沒有那個必要,建設用地是足夠的。
按照一個都市圈城市占地5000平方公裡算的話,居住一億人口,隻需要建設5000萬套住宅就足夠,也就是一平方公裡一萬套。
1500畝=一萬套房。
相當於一畝地7套房。
這個空間是綽綽有餘的,600多平米,建7個彆墅都是有可能的。
當然,一個城市,不可能全是住宅,公共設施也是不能少的,交通道路,學校,花園,圖書館,商場,辦公樓,等等,要占大頭。
不管怎麼說吧,希望市的設計,絕對是人類有史以來最不可思議的人造建築,沒有之一,所有參與的人,都深感榮耀,他們都相信,未來隻要真正的實現了,那麼,所有參與設計的人,都會被曆史銘記。
這些都市圈城市的選擇,也是很有講究的,為此,楊軍還專門動用了金手指,搜索的詞條就是未來千年內,不發生大規模地震,和各種大規模災害的地方。
所以,這些被選中的,絕對是天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