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楊軍的三年規劃(1 / 2)

第1175章?楊軍的三年規劃

關於對整個藍星的發展,是一個無法想象的巨大動作,在楊軍心裡,也是有想法的,按照他的意思,應該要走三步路。

1,世界徹底擺脫貧困,不會因為饑餓發生危險,也不會因為寒冷產生病痛,生老病死全部都不用操心。

2,人類全部達到小康生活,數十億人,不管身在何處,都能衣食無憂,餓不著,吃飽穿暖的情況下,還能擁有額外的時間和金錢做點彆的,比如旅遊,娛樂,等等。

3,最後一個階段,就是人類全麵提升到富裕生活,到了這個階段,生活物資方麵已經取之不竭用之不儘,隻要不浪費,完全無法成為人們的負擔,可以隨便吃喝,隨便用,當然,僅限於大眾產品,那些奢侈品不在其中。

這三個目標,花多少時間完成呢?

楊軍給出了時間,那就是,三年。

是的,一年一個步驟,沒開玩笑。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就連維克托,雷恩,等忠心耿耿的下屬,也是不太相信的,覺得不太可能,畢竟,這個年代,貧困之地實在太多了,根本不是努力就行的。

比如,那些沙漠裡生活的人,冰天雪地生活的人,他們怎麼努力都是窮,總不能為了這個目標,讓藍星聯和國白養著他們吧,也沒那個必要。

但是,當家主的文件發下來後,所有人都震驚了。

原來,楊軍的打算很簡單,也很直接,一刀切。

全世界定位分析後,確定出那些地區不具備發展潛力,那就直接設立保護區,和環境發展區域,不允許人類居住和生活,全部撤離,前往其他適宜生活的地區。

比如,沙漠地帶,阿拉斯加地帶,西波利亞地帶,等等。

這些地方,其實本身就不具備生存條件,除非占據大片的土地,才能供養一家人,之前有人,完全是因為各個國家沒有辦法,人口增長,經濟矛盾增加,總要有人去占領地盤,時間久了,自然就成了當地居民。

楊軍的計劃就是,把這些地方的人口都遷移走,然後設立成環境保護區,以後就專門培養動植物。

這樣的話,好處就很多了。

首先,人口集中,有利於社會發展,人口經濟的增長。

其次,也有利於生活水平的升級,一個10萬人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的成本和10個萬人城鎮比起來,哪個低,顯而易見的。

最後,就是給楊軍的內心算盤,這種大遷移,和大調度,還有一樣好處,那就是打亂當地的人脈,很多國家地區,和城市,從上到下,盤根錯節,就算楊家的人站在最高處,掌握這龐大的權力,也依舊無法改變這一點。

畢竟,人家又沒犯法,但是,他們就是緊緊的抱著團,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有了這個計劃後,一個地區的人全部撤離,分散安置,他們自然也就沒有了之前的人脈,七零八落,然後,他們進入新的地區個城市,也會給當地帶來了混亂,這就是一舉兩得。

做完這一步,接下來就是生產物資。

花費1年的時間,讓全世界擺脫貧困,也就很容易了,人類集中,生活物資經過一年的大規模生產,一點問題都沒有。

還是之前的道理,本身藍星的產出是足夠人們生活的,但是,之所以有貧富差距,那自然是因為個人的利益和私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