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是司獄被劫,大量妖邪逃逸,令整個南方失去了穩定。
在宗武皇帝的計劃中,南方是魏武王朝的退路,必須保證其安穩。可是現在這麼意亂,這條退路很可能就會變成末路。
遭受刺激的宗武皇帝,當成就吐血暈厥,已是油儘燈枯的狀態。
蔡伍暗中謀劃,為太子登基造勢。
文武百官紛紛站隊,各有心思。
一時之間,朝廷內外波詭雲譎,暗流湧動。
而同一時間,玄陰教於各地謀亂,不少勢力蠢蠢欲動,並在暗中積蓄實力圖謀不軌。
……
魏武曆一百六十六年,十一月初,西南兩地有亂民集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緊接著,東南之地有流民起義,席卷七縣十八鎮,可謂聲勢浩大。
無奈之下,朝廷不得不派出大軍鎮壓。
十二月初,十萬朝廷大軍在途經天風穀時被玄陰教暗算,折損近半,死傷慘重,平亂之事被一拖再拖。
流民義軍如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十二月中旬,契遼大軍南下直逼北關,兵臨城下。
翌日,契遼武聖舒穆罕踏入中原,以武會友,挑撥整個江湖。
武聖之威,無人可當,中原江湖一片愁雲慘淡,魏武朝廷無動於衷。
十二月歲末,契遼大將軍耶律楚雄以魏武王朝羞辱契遼使者為名,單方麵撕毀北關之約,百萬契遼大軍強行攻城。
一夜殺伐,三十萬北關軍戰死,北關鎮守狄文山死戰不退,屍體立於城樓之上,死不瞑目。
隨後,北地烽火狼煙,戰亂四起。
……
“報!”
“急報!”
“北關急報——”
一紙文書送入紫陽大殿,原本奄奄一息的宗武皇帝得見文書急報中的內容,又是一口逆血噴出,差點一命嗚呼。
正如宗武皇帝所料,北關之約果然出現了變數。
契遼蠻夷野心勃勃,如今魏武王朝內亂不斷,必然會落井下石。
隻是宗武皇帝萬萬沒想到,北地顧家居然會主動投敵,並且幫助契遼大軍開路勸降,甚至提供各種糧草物資,整合北地資源。
最終的結果便是,短短七天時間,北地三十二城徹底淪陷,數萬萬百姓被契遼奴役。
完了!北地徹底完了!
緊接著,宗武皇帝召見了太子和一眾文武大臣,商議應對之事。
所有人都知道北地出事,可是當他們知道具體消息之後,全都倒吸了口冷氣。
現在他們心裡都有點慌了……局勢糜爛如此之快,實在有些匪夷所思,若說顧家沒有提前準備,眾人是萬萬不信的。
但是眼下魏武王朝內憂外患,他們根本無力回天。
而且,現在他們還麵臨一個重要的問題,京都北麵並無天險可守,一旦契遼突騎繼續南下,皇城之地恐怕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