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像那句倒反天罡的鳴式:
周良隻需要出謀劃策就好了,模擬主角需要考慮的就很多了……
“該怎寫呢?”
周良有些犯難。
“如果是純粹的罵街,不僅格局低,還有可能徹底激怒神皇,完全沒必要……”
“而如果是據實直諫,那也沒好哪去,畢竟有些滑梯是絕對連碰都碰不得的……”
比如神皇當年對天下的報複性屠戮,這個滑梯絕對碰不得,因為神皇彆的諫言可能還能忍一忍,可若這個滑梯一旦擺出來,那就相當於是公然打祂的臉,並且一邊打一邊說祂做錯了,說祂不該報仇。
這能行才怪!
“對崇禎而言,無論如何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個天字第一號反賊都不能被翻案,不僅他們本人不能被翻案,連同被他們牽連而死的人也不能翻案。”
“祂屠殺順天府,是因為順天府背叛了祂,投降於李自成。”
“祂屠殺揚州蘇州等地,是因為這邊的人抗稅,曾讓明廷收不到稅款,影響極其惡劣。”
“祂屠殺洛陽,是因為福王這個宗親死在了洛陽。”
“祂屠陝地與蜀地,也是因為這兩處是闖獻二人的地盤,是【敵國】……”
神皇雖然殘暴且大肆株連無辜,但站在祂的立場上,這些屠殺全都是有理由的,屬於師出有名,所以祂絕對不可能認錯。
這滑梯誰碰誰死!
“不過,除此以外的很多方麵,雖然提起來也很有風險,但絕對沒有屠殺那麼不可名狀……甚至,有沒有可能祂就是想讓人來提一下這些事情?”
周良忍不住仔細梳理劇情:
“如果祂真想釣魚,其實在會試上就可以隨意黜落考生了,而且會試所選拔出來的考生,也都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忠誠,所以在成份上來說,能進殿試的都是純度拉滿的結晶粉,根本沒必要再進一步提純了。”
“況且,這回是最高級彆的殿試,而殿試本來就是帝王向考生問對用的,在這裡討論國家大事和帝王得失,本身就很正常,所以祂不太可能是在釣魚。”
“再加上之前的支線劇情……”
周良可是還記得,當初模擬主角向錦衣衛舉報闖賊和陝西官場時所鬨出的動靜:
不僅錦衣衛親自去抓人,神皇那邊也很暴烈,犯人本來是交由刑部大理寺去判刑的。
結果神皇覺得判輕了,於是親自下旨宣判,最後不僅處死了所有闖賊、剮掉了布政使劉義昭,還把那一幫知府知府和吏員們統統“剝皮揎草”,掛得兩京十三省到處都是……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祂本來就對這些臣子不滿意,於是抓住機會就往死裡整……”
再聯想一下曆史上的崇禎,他雖然是菜雞手段,但心其實一直都還挺好,他想做的不是什麼亡國昏君,而是中興聖主!
“所以,這回的殿試題目,祂極有可能是認真的!”
“祂真的想讓人給他針砭時弊一番……”
周良思路逐漸清晰,眼珠一轉:
“那就這麼寫!”
反正也不怕死,衝就完事了!
靈感一來,思如泉湧……不久之後,一篇數千字的諫言就寫好了。
文章言辭激烈,頗有年輕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一腔熱血!
但在激烈之餘,卻又完全沒有觸碰到神皇那些不可名狀的事跡,隻單純的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把天下積弊與黑暗統統揭了個乾淨。
什麼貪腐,什麼亂法,什麼買賣功名,什麼拉幫結派,什麼利益同盟……
寫罷了,周良滿意地點擊發送:
“上傳!”
【叮!文章已上傳!】
【你正在考場上因為陷入癲狂的掙紮而遲遲下不了筆,忽然間,一篇文章悄然湧現於胸中……】
【你看罷了,卻並不覺得非常爽快,因為這根本沒有批到點上,你要批的是神皇這個一切問題的根源!祂屠殺千萬百姓的罪責,才是真正的大頭!】
【但是,在考慮到種種現實因素的情況下,你還是隻能無奈采用了這篇並不夠解氣的文章……】
【當然,你也不是純複製粘貼,在寫罷了之後,你又狠狠地加上了一句名人名言。】
【“……今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