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領餉,勿帶甲兵?!”】
【京營上下,在先後聽到丞相大人的命令之時,新兵還在讚歎丞相的恩情還不完,見多識廣的老兵油子們卻是當場駭得肝膽欲裂,渾身上下直哆嗦開來……】
【在大明朝當兵,最恐怖的從來就不是“我軍被敵軍包圍了!”或“我軍敗了!”這種事情,而是長官笑著對他們說“明日校場領餉,勿帶甲兵”!】
【為何?】
【這就要說到一件名為“薊鎮兵變”的典故了……】
【萬曆二十三年,彼時正值萬曆三大征之中的“抗倭援朝之戰”,當時的明廷為了打擊倭國關白豐臣秀吉對朝鮮的入侵,便在全國征集精兵赴朝作戰。】
【其中有一支兵馬便是當年大明戰神戚繼光所留下的“戚家軍”……雖然也有人硬說他們不是正牌的戚家軍,但他們確實是戚繼光本人所留下的軍事遺產。】
【這批戚家軍在入朝作戰期間極為英勇,而且軍紀一如當年戚繼光之時,以至於被朝鮮軍民大加讚揚,稱讚他們是真正的大明天兵!】
【然後這支廣受好評的戚家軍不久後就團滅了……】
【是倭寇的手筆嗎?】
【不是,是大明自己……】
【當這些功勳著著的援朝英雄在戰後返回國土時,等待他們的並不是榮譽與獎賞,而是罪惡的屠刀!】
【因為大明舍不得給他們發軍餉,但又害怕這支強軍因為軍餉而鬨事,所以決定整個大活……】
【於是明廷方麵的一名將軍就謊稱要給他們發餉,並來了一句名言:“校場領餉,勿帶甲兵!”】
【等大家信以為真,真的來領餉時,將軍就派出了提前埋伏好的刀斧手,把這幾千驚恐的援朝精兵一通砍殺,最終死傷上千,餘者則發配地方,永不錄用!】
【事後,將軍聲稱他們是“兵變”,自己是在鎮壓兵變!而明廷在心知肚明的情況下,卻還以此為功,為其加官晉爵!】
【此事實乃雙贏!大明因此省下了幾萬兩銀子的軍餉,將軍也因此封妻蔭子!】
【隻不過從此以後,戚繼光所留下的“戚家軍”便徹底消亡於曆史長河中,一隻千古難尋的正義之師灰飛煙滅,明朝的軍魂也被一擊乾碎,從此一蹶不振……】
【校場領餉,勿帶甲兵!】
【時隔一百餘年,這句令所有人都感到極度惡心的名言再度於明軍之中響起,那自然是立刻就勾起了京營眾人的ptsd!】
【漸漸的,一種詭異的氣氛逐漸充斥了京營的每一寸空氣……】
【“大人!咱們怎麼辦啊?!”】
【有懂行的老兵連忙驚恐地找到了各自的主官,向他們詢問對策!】
【可一眾主官這會兒也正在慌神:我特麼知道個屁啊!我也很慌的!】
【畢竟以“薊鎮兵變”的例子來說,朝廷裡那幫byd的達官貴人根本不會把兵卒當人看,無論是大頭兵,還是小軍官,其實都是耗材和螻蟻。】
【老爺我想不發餉就不發餉,讓你無償上班又怎麼了?沒讓你們這群二等人付費當兵或者直接一刀宰了,就已經是老爺的恩情了……】
【而校場領餉說的好聽,誰又知道是不是真的?麵對一向沒有信譽的朝廷,大家早就對它失掉“他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