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大家都非常好奇,王爺到底在做什麼?
也有見過熬鹽的將士,猜測道:“王爺要是為了熬製海鹽,咱們沒帶鍋,柴也不足。”
錦歲沒有回答,而是勒令大家去休息。
此時所有人都精疲力儘,沒人再多問,除了錦歲和魏主薄住帳篷,其他人都是席地和衣倒頭就睡。
錦歲這一夜睡的很不好,海浪聲太大,簡直像是在你耳邊呼嘯一樣。
腦海中不斷複盤曬鹽法的過程,想著自己哪一步錯了沒?出鹽率高不高?
她還帶了一些過濾過的海水進空間,用實驗室的設備查驗含鹽度,預測光照時間出鹽等問題。
她不知道的是,相隔百裡的邊城,今夜是全員無眠。
才建成的瞭望塔,點上了篝火,警戒的鐘聲不時敲起。
程榆帶著陳芸娘躲在錦歲住的院子裡,那是整個邊城最中心,也是最安全的房子。
寒星帶著黑羽軍在城門外警戒,整個屯田兵的青壯都來了,武器不足的,扛著鋤頭或鐮刀來的。
老人和婦孺被安排進地窖躲起來。
就在戾王一行離開邊城這一天,邊城來敵人了。
不是從北邊塞外來的馬賊或韃子,而是從燕州城方向來的,正是鄭家人。
鄭家不滿李州牧的不作為,竟然說那陳芸娘是程榆的妻,不是鄭家的妾。
還要鄭家好好和戾王商議此事,握手言和。
更不滿戾王的囂張跋扈,目中無人。
鄭家家主鄭朋朋還高燒昏迷不醒,老太爺的墳還未合上,鄭家一連幾現多人驚風重病。
這就是葬喪被破壞,殉葬之人未入墓,老太爺魂魄不甘心,鄭家壞了風水,遺禍後人。
鄭家人一商議,無論如何,也要把那陳芸娘搶回來陪葬!
得罪戾王又怎麼樣?他一個被發配邊關,隻有三千雜軍的王爺,在燕地,鄭家還怕他不成!
鄭家警告李州牧不得插手此事,李州牧也確實不想插手,實在是戾王自來燕地,乾的事都不像話。
他甚至覺得讓戾王吃個大虧也好,最起碼能安份一段時間,讓他這個州牧當的太平些。
但他也不想把戾王得罪死,畢竟人家是皇子,誰知道哪一天皇上又想起這個兒子,調回長安呢?
這些燕地士族勢力在燕地,不怕戾王報複,他可是朝廷命官,還是要給皇子麵子的。
故而李恒想了個兩全齊美的法子,明麵上不摻與此事,暗地裡向戾王通風報信。
他甚至都不用自己人去報信,隻將鄭家要帶人去搶陳芸娘的消息,報給了燕家。
接到消息的是燕十一,因為燕九剛好回祖地祭祀,本來往年都是燕十一回去的。
但今年燕九說,要將那本《三十六計》傳給燕家族學,自己回去授幾天課。
接到消息的燕十一,第一反應是報給兄長,請他裁決帶多少人去幫戾王,再阻止鄭家。
可燕十二娘等不及,這一來一回,都夠陳芸娘被搶走活埋幾回了!
她自己帶著一群家丁護衛趕往邊城,讓燕十一去阻止鄭家人。
燕家人錯估了鄭家搶人的決心,發現燕十二娘也在邊城之後,鄭家人先請她離開。
直言此事與燕家無關,鄭家也不想和燕家結仇。
一身紅衣的燕十二娘手執銀鞭,指著鄭家人罵道: